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12 11:28:16
选择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
苏州大学副校长:慕课时代,师生关系须春风化雨

 

■本报记者 温才妃

大学文化需要建立、传承,但它不会自动生成。慕课时代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是从过去的言传身教、你讲我听、我问你答,变为更多生活化的举动,这就要求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学生身上。

从菁菁校园走出的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感知,大学里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上课,二是校园生活。也许少有人想到,曾经的美好即将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遭受冲击,一些改变正在悄然发生,慕课将“没有围墙的大学”变为现实,也将校园文化由“言传身教”变成了“不见面的聊天”。

当我们张开怀抱迎接慕课时,应该理性地看到“慕课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熊思东提醒:“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迎接新技术,还要精心经营好高校的文化、人文,因为忽略哪一方面都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易察觉的挑战——课程体系

《中国科学报》: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最明显的挑战,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挑战。在您看来,这一挑战会走向哪个方向?

熊思东:关于教学,大学领导总在津津乐道三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学校开了多少门课程,第二个数字是每年开课多少门次,第三个数字是平均多少学生修读一门课。

慕课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开课数字“荣耀”。学生们在利用网络学习哈佛、麻省理工课程的同时,也开始了课程质量上的比较,他们可能会向学校提出要修读上述高校的课程,而不是本校提供的营养课程(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垃圾课程。这就意味着学校在学分计算、修读计划上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一方面我们认可慕课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不给予慕课学分上的承认,这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更重要的是,你不做学分上的开放,自然会有别人开放。打个比方,美国某大学发现中国某大学二年级学生将其二年级课程修完,这所美国大学在录取留学生时就会将这一事实考虑进去,对这部分学分予以承认,并允许这些中国学生直接修读该美国大学三年级的课程。

《中国科学报》:慕课所引发的鲶鱼效应,也驱动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改革的机遇主要有哪几方面?

熊思东:慕课对于高等教育的驱动,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好处,让我们在痛苦中思索,而不是悠闲地喝着咖啡思索。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已经开始,在痛苦的环境里我们要重新思考教育环境、课程结构、教育教学方式、知识体系的变化。

第二个好处,我们都在讲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要务,现在我们真的要面对这一问题,不是你要不要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而是你不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学生就会离你而去。

第三个好处,网络的无限性使得人们必须面对“FTP格式”(文件传输协议),并最终迫使我们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这种国际化从课堂内容开始,很快就会蔓延到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然后影响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视野与境界。

第四个好处,激励许多高校思索怎样进行富有成效的改革,从“不得不”开始思索,变革的不仅仅是课程教授方法,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形态、内涵的根本性改变。

易忽略的挑战——师生关系

《中国科学报》: 除了对课程体系的挑战,对于高校而言,慕课的发展还有哪些潜在的挑战?

熊思东:慕课对于传统大学文化也会有所冲击。我们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并陪伴学生成长。传统文化是建立在校园生活之上的,而如今的校园生活很大一部分被“FTP格式”无限扩展后,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校园、课堂分布在全球,学生大学四年没见过几次自己的教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的重要一环。大学之所以区别于高中、城市大学,就在于其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教师怎样加强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建设,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要作好哪些准备?

熊思东: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应该先回答学生进入大学应该学什么、能够学到什么。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砸来,知识更迭速度非常快,知识真伪鉴别越来越困难,仿佛知识并不再需要大学这一载体。大学该教学生什么?这是一个大学也回答不好的问题。学生能学到什么?询问毕业生,大学里最有用的课程是哪几门,他们也要支吾半天。

在我看来,一名学生至少可以在大学里做三件事——获取自我学习的能力,树立对未知的兴趣,建立判别真伪的能力。通过这三件事,学生的涵养将得到提升。除此之外,他们在学术共同体中获得了一次亲身体验,这份体验让他们看到了学术的产生过程、分歧争议、交流方式,知道了学生、学者、学术巨头的为人处世,并间接地获得了人生经验。这些就是校园生活给予一名学生“在学校能学到什么”的答案。

《中国科学报》: 对于慕课时代师生关系的建立,您有哪些看法?

熊思东:书院制是一个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很好的做法。但是如果没有书院,我们怎样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在我看来,不是教师在课堂上你讲我听,也不是教师在考前答疑时建立的,建立的过程必然“春风化雨”。

现在我们提倡让“教授进课堂”,一方面,可以鼓励教授上课不再拘泥于传统教室,采用慕课授课,也可以在实验室中讨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出教授要保证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包括宿舍、操场、草地以及各种各样小型沙龙的交流。

大学文化需要建立、传承,但它不会自动生成。慕课时代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是从过去的言传身教、你讲我听、我问你答,变为更多生活化的举动,这就要求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实际上,即便像法律最为严格的美国,大学校园里也有这类很温情的师生关系。

四大问题缺一不可

《中国科学报》:您说到,当下慕课给高校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熊思东:我认为,观念更新、教育主管部门、内容和形式、大学硬件建设,重视并解决这四个问题,缺一不可。

第一,深刻认识、检讨慕课课程对于现代课程带来的挑战、机遇,这个问题不想清楚,慕课课程就会变成“民间的”、赶时髦的课程。

第二,把各个学校装饰性的、赶时髦的、标签式的课程转变成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这个转变政府、教育部门不能缺位,要给予这些课程应有的地位和身份。如果没有应有的地位、身份,这些课程就极易变成营养课程、垃圾课程。

如果说教育部门不承认慕课学分,是因为没有看到系统性的慕课课程出现,如重复性课程、低品质课程多,精品课程较少。教育部门不妨建立对慕课课程的多次认证机制,不能因为课程品质不高就不去认证,同样的,一门课程也不是经过一次认证之后就能永久过关。同时,教育部门可以做一些挤压性的政策,如规定“教授进课堂”中的骨干课程、核心课程都要转变成慕课。

第三,加强慕课内涵和形式的建设。目前国内高校慕课课程触及深度的课程较少,大部分仍停留在外围。核心课程、根基性课程大多由大教授讲授,而大教授对慕课的热情不高;通常有热情的都是小教师,但小教师又不足以做好大课程。我们常说内容大于形式,但在慕课中形式也很重要,课程要做到赏心悦目,才能引人入胜。有的课程做得太复杂了,比纸质版的还难以进入;有的则受限于网络不畅,也较难进入。高校应该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最后,硬件上要作重大改革。一个优秀的慕课课程传输速度太慢,一个优秀的校园课程传播不出去,都会变成让人糟心的事。把标准化考场转变为智能化教室,通过畅通的网络、声音和影响跟踪技术,为双向全球传播创造条件,高校可以多作这类技术上的改革。

《中国科学报》 (2015-03-12 第7版 视角)
 
相关专题:2015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