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金鲁克 柴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5/3/11 11:38:12
选择字号:
青年教师压力不小 代表委员点拨“青椒”之惑

 

“对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发展状况,我们要高度重视,再也不能视而不见了!”近日,在政协教育界别40组的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原校长黄德宽语气凝重的发言,立即引起委员们的共鸣。

我国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超过60%,黄德宽调查发现,其中对收入和生活状况不满意的超过70%。这些青年教师普遍处于焦虑状态,被网络称为“青椒”。两会期间,记者围绕“青椒”们的生活和专业成长等话题,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青年教师安居问题,是时候该关注了

对高校“青椒”群体进行调查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郑军调查发现,多数青年教师都是博士毕业,均已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有的想结婚找对象,有了对象又愁房子。“因入职时间不长,职称没有上去,收入自然不会很高。”郑军很理解“青椒”们的焦虑。

“高校教师收入差距较大,大部分院校青年教师在收入分配中处于平均水平以下。”郑军说。调查还发现,由于生存压力,“青椒”们的职业满意度和荣誉感降低,不少人只能将教师职业作为谋生手段,忽视自身肩负的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

“是时候该关注了!我们要解决青年教师的安居问题,将青年教师住房纳入政府住房保障工程,建面向高校青年教师的廉租房。”黄德宽说,还要提高青年教师工资性收入和生活待遇,国家要适当解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工资性收入过低问题,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收入水平。

目前,迫于生活压力大,不少高校青年教师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以代课、培训、承揽项目等方式贴补家用。调查发现,甚至有14.2%的受访者以兼职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郑军建议,高校在收入分配改革中,考虑向青年教师和辅导员适当倾斜,但不是照顾。

平衡教学与科研,不妨让青年教师自由选择

黄德宽的调查显示,40岁以下各年龄段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工作压力排前三项的分别是:科研压力大、职称晋升难和教学任务重,对自身职业和发展状况满意的不足40%。

黄德宽认为,过重的教学负担和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使科研处于劣势地位的青年教师在薪酬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相应处于不利地位,导致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科研,失去对教学工作的热情,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

黄德宽建议,应该建立适度宽松的面向青年教师的考评体系,合理制定符合青年教师实际的考评标准,引导青年教师潜心学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职业荣誉感。同时,建议取消一些面向高校的“拔尖类人才”评审项目,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转向广大青年教师。

根据卡内基基金会组织的研究,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教师已经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平衡,表现为投入教学和科研的时间相当。因此,郑军建议,在高校职称改革中,将职称系列按教学型、教学和科研并重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进行区别,实行分类管理,允许青年教师自由选择侧重教学或科研。同时,也可以由高校根据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对引进的青年教师,在时间和工作量的要求上先做好教学再科研,也可以先科研再教学。

上升渠道多样,辅导员职业呼唤终身化

高校“青椒”中,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他们每天肩负着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重任。这个群体就是青年辅导员。

在全国政协委员、燕山大学副校长张福成看来,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非常大,“高校扩招让学生数量猛增,其中独生子女增多。这些独生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较弱,比较难管。”

高校青年辅导员的上升渠道,一直是这个职业发展的“软肋”,也是辅导员发展的“痛点”。郑军建议,可以实行辅导员资格准入制度,制定辅导员职业化的交流机制。“平常的管理可以仿照公务员制度,按照工作年限和考核等级,设置晋升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认为,“现在县级以下的公务员已经实行职员制度,对高校辅导员也可以尝试实行职员制”。张福成建议,引导青年辅导员认可“我一辈子就做这个职业,而不是作为过渡”。

“其实这本不应该成为压力,因为辅导员是学校管理干部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辅导员岗位培养的出色组织协调能力,党务干部、专职管理人员中辅导员出身的特别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胡凌云,建议鼓励青年教师先当两年辅导员,甚至鼓励优秀博士从事辅导员职业。(记者 黄金鲁克 柴葳)(原标题:科研担子沉,职称晋升难,教学任务重,高校青年教师压力不小——代表委员点拨“青椒”之惑)

《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11日第6版

相关专题:2015两会专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