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琳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15/3/9 15:14:22
选择字号:
赵闯和杨杨:用科学艺术重述地球

 

 
 
 
 
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医学科学报》、《科学新闻》杂志联合推出的“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
 
在获奖名单中,“科技传播者(含科普工作者)”类年度新闻人物奖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它颁发给了一个组合——一位科学美术家,一位科普作家。
 
在科学家眼中,他们是用艺术进行科学诠释的科学家;在孩子们眼中,他们是亲切而神秘的“恐龙大王”。但在他们两人看来,自己只是在用科学艺术重新表述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他们就是赵闯与杨杨。
 
用艺术诠释科学
 
在国内,赵闯常常被描述为“唯一复原恐龙图的职业画家”。但自2006年开始,当他的艺术创作以科学研究作为基础重新出发时,人们眼中的赵闯便已远远不是画家这么简单了。
 
彼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力邀赵闯合作绘制远古翔兽的复原图。对当时的赵闯来说,这是第一次绘制具有严谨科学性的恐龙复原图。经过与专家的反复沟通,14天后赵闯完成了草稿。
 
2006年12月,这幅远古翔兽复原图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这幅图配合一篇关于带翼膜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论文,将飞行哺乳动物的历史推前了至少7000万年。而这也是《自然》杂志首次使用中国人绘制的古生物复原图作为封面。
 
第一次与科学家的合作,让赵闯感觉受益匪浅。“他们身上的认真、严谨,让我明白创作复原图仅仅依靠艺术想象是不行的。”
 
2009年,赵闯结识科普作家杨杨,两人合力创办啄木鸟科学小组(Pecking Nature Science Organization,PNSO)后,赵闯开始真正走上这条科学艺术之路,陆续与各国科学家合作,在《自然》《科学》《细胞》《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著名科学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
 
如今,29岁的赵闯已经创作了超过1000种古生物化石的生物形象复原作品。在与中外科学家1000余次合作的历练与打磨中,也让赵闯身上的科学家精神日渐浓厚。
 
公众与媒体开始更愿意将这个勤恳的年轻人称作另外一种科学家:一种与传统用数字化探索未知的科学家不同的、用艺术进行科学诠释的科学家。
 
如今,赵闯在国内外科学家之中已是炙手可热。得益于这份科学家精神,他总能迅速理解科学家的意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创作出让对方满意的作品。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从赵闯的第一幅科学作品诞生至今,他从未向科学家收取过一分钱。
 
完全免费的工作并不能让所有人都理解。很多科学家在高度认可赵闯的作品之余,提出资助赵闯,然而却被赵闯一一婉拒。
 
“我喜欢画恐龙,这纯粹是兴趣使然。我很乐意从事这项工作,与金钱无关。”在很多人看来很是高风亮节的一句话,却是他实实在在的心声。
 
如果说一系列顶尖学术期刊每一期的出版,都代表人类对世界最深刻的理解,那么,赵闯长期以来的工作,就是在记录着这些“最深刻的理解”。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赵闯的作品与科学相结合,这些作品早已不仅仅只是一幅插画,而是对科学论文的补充与生动诠释。
 
用文字记录历史
 
毕业于厦门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杨杨曾从事过多个职业:记者、编辑、职业写作者……但按照她的话来说,“从现在来看,那些作品实在是非常不成熟,但是从它们开始我真正进入了写作领域。”
 
杨杨口中的“真正”,指的是结识赵闯并创办PNSO后的科普创作。
 
为什么叫作啄木鸟?
 
“我们的创作是关于动物的,所以就想找个动物的形象。啄木鸟首先是益鸟,然后它啄树干的动作非常形象,有探索、叩问自然的意思,这和我们当初的理念挺像的,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杨杨解释说。
 
决定从事科普创作后的头3年里,杨杨每天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就是学习。
 
研究论文、阅读专业书籍、请教专家以及训练写作。为了从不同的角度训练自己的叙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构世界的能力,杨杨甚至独创了一套训练方法。她几乎尝试了各种可能性:写小说、写散文、写杂文、写论文、写剧本、写儿童文学,大量阅读哲学、宗教、科学史、医学以及各种文学作品,旁人看来这些可能都是互不相干的东西,但在杨杨眼中却是相通的。
 
经过日积月累地积淀与充实,直到杨杨认为自己对古生物领域有了基本认识,不再是一个外行时,这才敢在科普作品上动笔。
 
选择写恐龙的文章,杨杨的原因相当简单:因为好玩,也因为孩子们喜欢。但随着对史前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这位心地柔软且敏感的女性,开始更多地思考这份工作的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生命来过又离去,人类,这个被我们视为最强大的物种,不过是地球上亿万生命群体中的一种而已,我们的个体生命历程,也不过是一个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过程。”
 
这份认知让杨杨产生了巨大的孤独感,究竟应该如何度过我们的生命,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其实,这才是我越来越了解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世界后,依旧在这条写作道路上继续下去的原因。”
 
科学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图书是其重要的载体。在与赵闯默契的合作下,赵闯和杨杨秉承着传导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宗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创作了包括《古生物图鉴》系列图书等在内的近100本科普图书,并斩获包括“2011国家动漫精品工程”“2013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等多项国家级重要奖项。
 
即便如今对于科普创作已然如鱼得水,但杨杨依旧保留着当初的那份信念与初衷。
 
“我最大的热情在于写作,无论是写科普作品、写文学作品,我所做的就是把我对世界的理解记录下来,然后分享给大家。”
 
当被问到对于自己的作品有何期待时,杨杨露出了柔和却坚定的表情。她说,希望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种知识性的文学作品,创作的科普作品是一种文艺美的科普作品。
 
“这就是这些年来我不断创作各种文体的作品所走出来的自己的道路。”
 
重现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多种因素交织下,我国的科普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确实存在困局。
 
但令人欣慰的是,被称为“中国作家作品市场走向风向标”的“2013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首次出现了科普作家的身影——赵闯和杨杨联合创作的《它们》以340万的骄人业绩位列榜单第32位,并荣获“最佳科普书奖项”。
 
2012年,PNSO和作家韩寒合作,出版了巨型科学文艺画册《它们》,内容包括200余幅大图,配以生动优美的文字,全景还原了恐龙在中生代诞生、繁衍、斗争、捕食乃至灭亡的全过程;2013年推出《古生物图鉴》系列丛书,是全球首套专业级古生物科学艺术工具书,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古生物研究者及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翔实的图片与数据资源。《史前帝国——恐龙大演化》《绘本恐龙》《少儿成长大百科——超级恐龙全书》……
 
今天,赵闯和杨杨的名字几乎可以代表中国科普创作的最高水平,而也正是由于两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中国的科普事业再次逢春。
 
然而,作为PNSO创始人及研究计划管理者的赵闯和杨杨却有着更为深远的打算,他们要做的事情,远不是科普那么简单。
 
“我们还原和记录古生物,那么,很久很久以后,会不会我们今天的行为也会被记录下来呢?”这是杨杨在想到目前自己所做的事情时常常冒出来的念头。
 
在长期的学习研究和积淀过程中,赵闯和杨杨从科学和哲学的角度,重新思考地球的历史和人类的文明,并逐步确立了一个创作方向,就是用科学艺术的方式去重新表述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做人类历史文明最忠实且最客观的记录者。
 
本着这个念头,5年以来,以赵闯和杨杨的PNSO确立了三大科学艺术研究课题,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大时间概念。
 
“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是人类社会针对地球已消失生命系统的一次大规模科学艺术实践,也是对地球“过去”的重现。赵闯和杨杨联合全球多位著名科学家,开展古生物化石生物形象复原行动。
 
项目启动几年来,完成了超过1000种古生物化石的生物形象的科学复原,近500种古生物化石骨骼结构的科学复原,数十种古生物化石生物形象立体复原,出版了数十种科普图书,举办了多次科学科普展览,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伽利略计划——星座美术工程”是一项以现代天文学中的88个星座为题材,融合科学、神话、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展开的跨学科艺术创作计划,是对“现在”的记录。
 
这项计划旨在依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外公布的88个标准星座为规范格式,参考各个时期被命名星座的文化典故及命名历史背景,融合古希腊神话及部分文明史实,结合生物学上的演化理论,以人类视角重新绘制星座想象图,将人类对星空的美好想象和精神遗产进行完美的视觉呈现。
 
而代表“未来”的则是“星岛乐园计划:一个美好的儿童世界构建工程”。这是一项关于儿童成长与家庭启蒙教育的重要研究行为。它以“勇气、梦想、爱心”作为核心价值观,构建一个以童话故事为载体的未来世界,系统性地建立了一套关于儿童心智培育的知识体系。
 
这三个创作计划看似毫无关系,却是巧妙地连接了远古、现在和未来。“我们正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重述地球。”杨杨说。
 
用科学艺术记录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将工作、生活与参与人类文明融合在一起。正是这份崇高感与使命感,支撑着赵闯、杨杨及PNSO将这些在外人眼里看来堪称“反商业化”的工作进行到底。■
 
(赵闯和杨杨,科学艺术家组合。赵闯是一位科学美术家,杨杨是一位科普作家。2014年两人与古生物学家合作,在《自然》等国际知名期刊及知名网站上,发布古生物生命形象复原图;创作完成5卷本《古生物图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古生物科学艺术工具书;出版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绘本恐龙”丛书等大量科普图书,在坦桑尼亚等地举办了5场科学展览。)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5年2月刊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