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才妃
据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官微的消息,今年政府将推进京津冀高校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建立学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协商机制。
乍一听,鼓励京津冀大学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对于弥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加强学生交流很有帮助。然而,笔者也有另外的疑问,它的可操作空间有多大,是否会像以往广东、长三角等地区的学分互认平台一样,最终走向“冷场”?
至少有三个问题困扰着跨地域选课、学分互认。
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地域上的障碍如何克服。从河北到北京,路上至少耗费两三个小时,学生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课堂也只有打盹的份儿。一个更理想的做法是“游学”,让河北学生住在北京高校及周边,进行短期课程学习与交流。这势必要求高校在住宿、饮食甚至安全管理等方面跟上。那么,高校现在能做到吗?
另外,如果和地域较近、学分互认的高校联盟、高校共同体一样,开出通识课、辅修课供京津冀的学生选择,又能吸引到多少学生真正参与呢?冲着形式新鲜、授课教师的名气,学生兴许会坚持一段时间,但不是长久之计。
什么样的课程最适合跨地域选课,笔者曾在采访中了解到,没有开设条件的专业课、实践课最容易吸引外校学生参与。比如,理工科课程中需要使用某一大型或稀缺的器材,恰恰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拥有,这样的课程最能吸引学生跨地域选课。
第三个问题则源自高校间的协商。以往国内的高校联盟、共同体的学分互认,通常有一个前提,内部的高校层次相当。试想,如果一名重点高校的学生大部分课程在普通院校完成,他的学业水平能否与母校同学比肩?反之,普通院校学生的大部分课程在重点高校完成,又能否在他的毕业证书上给予不同的认定?这些疑问高校能阐释吗?
学分互认在欧美地区是一项成熟的机制。在此,笔者并不否认这种做法本身,只是认为在未能克服地域、课程内容、管理制度等障碍之前,与其让学生们多地奔波,最后重蹈“冷场”的覆辙,倒不如尽早承认慕课的学分,在慕课上实现学分互认。慕课的优势很明显,它无须学生“劳其体肤”,课程水准也能够予以充分保证,还能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当然,我们也乐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拿出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问题的决心来解答上述问题。毕竟,一个动态的教育生态圈,才是产生创新型人才最适合的环境之一。
《中国科学报》 (2015-02-12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