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新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2/11 9:15:56
选择字号:
中南财政廉政研究院:勿将马克思理论教育污名化

 

■乔新生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此事引发了巨大社会争议。

高等院校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目前,部分高等院校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教条主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缺乏真诚和热情,而一些大学生也不愿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解决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必须正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必须下决心彻底清除那些言行不一的害群之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理论自信,也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

高等教育有自身的规律。一些学者认为,如果整个社会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又怎么能指望它在高等院校的传播产生效果?怎么能指望高等院校普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呢?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意识形态既是一种思想潮流,又是整个社会普遍的价值判断标准,其培养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但是,如果高等院校阵地失守,把责任推卸给整个社会,它们就没有履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责任。

又有部分学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之所以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处于下风,而是因为它需要发展,需要增强自己的解释能力。

笔者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不是设置专门的课程,增加学生的课程负担,而是要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认清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在于帮助人们重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假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普通学说或是大学课程,而没有把它看作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机械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目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普及冷嘲热讽,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害怕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担心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之后,他们没有立足之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化、科学化方面,高等院校责无旁贷。因此,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高等院校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错误做法,应该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付诸教学的实际行动中,而不是仅仅写在课本里。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5-02-1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