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8/20 22:22:12
选择字号:
中国碳排放核算研究取得进展

 

2015年8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魏伟研究员团队联合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24所国内外科研机构组成的科研团队在《自然》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化石燃料与水泥生产碳排放核算修正”(Reduced carbon emission estimates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and cement production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核算了基于实测排放因子的中国碳排放总量,结果表明中国2013年碳排放总量比先前估计低约15%,重新核算后的中国碳排放在2000至2013年间比原先估计少106亿吨二氧化碳,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具有强制减排义务的西方发达国家自1994年以来实际减排量的近百倍。此修正量大于中国同期陆地总的碳汇吸收总量(95亿吨二氧化碳)。经过此次重新核算,中国在本世纪气候变化2C范围的各种排放情景下,中国的排放空间较原来相比增加25%-70%。该研究核算的碳排放数值可报告、可测量、可核证,是第一套基于同行评议和实测数据的中国国家碳排放核算清单。《自然》出版集团19日针对这一重要结果召开了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Nature执行主编Nick Campbell博士主持并有中外数十家媒体参与。

碳排放清单是全球变化模拟、气候模型构建、制定各国减排政策及国际谈判的基础,当前国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国际机构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方法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估算,碳排放数据发布机构包括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分析中心(CDIAC),全球排放数据库(EDGAR),世界银行、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和国际能源署(IEA)。中国已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其排放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然而中国的工业规模和能源使用量居全球首位、工业技术和能源利用类型多样、但排放数据却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科研及政府机构发布,缺少自主的话语权和基础数据。

在中国科学院、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24个国际研究机构的协作下自2011年起在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碳收支认证及相关科学问题”的支持下开展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中国碳排放核算工作,该核算工作覆盖了中国99%的碳排放种类和部门。该研究表明,经计算中国能源消费量比原先估计高10%,但煤炭排放因子比IPCC估计值低40%,煤炭氧化率水平比IPCC推荐值低6%,水泥生产过程碳排放比IPCC推荐值低40%。该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能源总量、结构及排放部门格局,增加了中国在全球能源、经济、环境决策及国际谈判中的话语权,同时为中国进一步开展碳减排和空气污染雾霾治疗提供了一套坚实的基础数据,为中国开展针对具体部门和技术的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