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理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5/11/6 15:09:17
选择字号:
时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重在释放办学活力

 

这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2.0版”,现在大多数高校,最缺的已经不是资源了。为此,“2.0版”将着力解决高校办学缺乏竞争这一问题,同时给学校松绑,释放办学活力。

日前,国务院在中国政府网发布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2016年开始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到2020年,一批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这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2.0版”,是对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985工程”、“211工程”的升级。可以说,“1.0版”重点解决的是资源问题——由于高校办学经费缺乏,“985工程”、“211工程”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投入少数高校。这一定程度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但也存在高校贫富不均,竞争缺失的问题。经过多年建设,现在大多数高校,最缺的已经不是资源了。为此,“2.0版”将着力解决高校办学缺乏竞争这一问题,同时给学校松绑,释放办学活力。

这次新出台的总体方案,有两方面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这回答了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人才培养的现象,而科研也将重点集中在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经费上。因论文成果丰硕,我国知名高校的世界排名不断提升,可是,公众却对办学导向加以质疑,如果继续按照目前的办学导向办学,虽然在排行榜身居高位,但能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产生一流成果,始终存疑。

这次总体方案明确了高水平科研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这是对学校办学功能的回归:大学的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功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应该立足于为人才培养服务,但我国有的高校却本末倒置。

另外,则是关于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我国对高校的投入,是否都用到了刀刃上?这是近年来舆论颇为关注的话题,再加上频频爆出的学术丑闻,这是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制度,使办学存在行政化和利益化倾向。

此前,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都提出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现代治理结构。不过,在具体推进改革时,却面临既得利益的阻力。这次方案再次明确要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可见改革的迫切性。

因此,接下来的改革者需要拿出“啃硬骨头”的勇气,包括切实推进政府向学校放权,改革对高校的行政评审、评估,实行第三方专业评价;在学校内部,推进行政权与教育权、学术权分离,把学术委员会建设为最高学术权力机构,让大学向学术本位回归。

当大学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办学制度,加上国家加大投入,以及拓宽学校的办学资源,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是迟早的事,我国也就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飞跃。

□蒋理(学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