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觅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10/23 9:44:44
选择字号:
北大误收僵尸车后“让车主反省”引质疑


近日,北京大学保卫处对校园内的废旧自行车进行了集中清理。但不久后一些学生发现,自己的自行车也“消失了”。北大保卫处发布公告称,被清理没收上来的所谓“僵尸车”中也存在部分“有主车”。对此,自行车“消失”的学生认为,自行车属于自己的私人物品,学校管理方如果清理,至少不要如此粗暴。

事件

北大保卫处发出认领公告并调侃车主应“反省”

今年十一刚过,就读于北大某专业的王同学从外地旅游回到校园后忽然发现,自己停在宿舍楼前的自行车“失踪了”。不久,王同学在北大学工部的公众微信平台上看到了一份北大保卫处发布的单车认领公告:近期,保卫部已将校园内废旧自行车集中清理至二教地下二层停车场。10月16日至22日每日8时至17时接待认领。师生员工发现自己的车辆并能顺利用钥匙打开,现场保安员即可发还。(寻回爱车有望了,然而让爱车沦落到被误认为废旧自行车,少年你还是反省一下吧)

抱着一线希望,王同学来到北大集中处理“僵尸车”的地方,在经历了近1个小时的寻找之后,终于寻回了自己的车。“那里车太多了,能找回来我已经算幸运的了。”王同学说,“其他同学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但大部分根本找不回来。”

王同学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自行车是自己刚入校时从校外二手车市场花150块钱买来的,外观“看起来比较旧”,是自己往返于宿舍和各个教学楼之间的“代步工具”。因为上一学期自己上课的地方离宿舍距离较近,不需要骑车,中间又经过了一个暑假,自行车停在宿舍楼下“大概也快半年了”。

但是,对于学校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车收走的做法,王同学表示:“自己的车莫名其妙就没了,至少应该提前告诉我吧。”

调查

千余自行车堆积成山 陆续有人来认领

按照王同学提供的线索,近日,北青报记者来到北大二教地下二层停车场后发现,被收集来的废旧自行车成排摆放,从B7区到B12区,占了整层停车场近一半面积,目测有千余辆。在停车场的一个角落里,近百辆废旧自行车堆积成一座“自行车山”,整个存车空间显得十分拥挤。

走遍整个存车区域逐排查看,北青报记者发现,大部分自行车上锈迹斑斑,布满灰尘。但北青报记者偶尔也能发现几辆看起来零件齐全、较为干净整洁的单车,在成排的“僵尸”自行车中十分显眼。

在北青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共看到3名同学前来认领自行车,但都未能找回自己的车。

经过调查,北青报记者发现,像王同学一样出现自行车被误收情况的学生并不少,学校误将“有主车”作为“僵尸车”收走的情况“不是一两次”了,一般在寒暑假之后或每学期的开学期间“总会有同学发生这种情况”。

北大一年收万辆自行车 是否收走由楼长决定

据地下车库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校内“僵尸车”的清理工作一般从每年年初开始,各教学楼及宿舍楼的楼长会不定期通知保卫处收车。截至目前,虽未进行具体数字统计,但每月数量“不少”,一整年加起来也有“近万辆”。至于收车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主要是“僵尸”自行车数量较多,给需要停车的同学带来了很大不便。

什么样的单车才能被算作“僵尸车”?该工作人员表示,被收走的“僵尸车”一部分是外观损毁严重、有明显零件缺失的报废车。另一部分,则是停在各宿舍或教学楼前长时间无人使用的“疑似无主车”,而这些车中也有“看起来不算那么旧的”。

虽然各教学楼或宿舍楼楼长一般会提前两周在楼前贴出通知,提示学生们收车的时间,但把“有主车”当作“僵尸车”收走的情况仍然有时会发生。

争议

车被误收 到底谁该反省?

一位前来认车的同学则表示,自己的车虽然在宿舍楼下停了很久,但“外观干净整洁”,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收走,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我的车被收走了,难道是我的错吗,需要反省的不应该是学校吗,为什么还要我反省?”一名同学说。

北青报记者联系了北大保卫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是在校园论坛及官方微信、微博平台上组织了一次认领,从本月16日到22日,7天时间已有被同学认领的单车将近10辆。该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误收“有主车”的情况,以后会尽量避免。同时,也希望被误收自行车的同学们可以及时过来认领。

观点

处置自行车 应该与车主协商

北京市律协物权法专业委员会的周律师认为,“僵尸”自行车应指无车主或超过使用期限的自行车,但若属仍在使用的自行车,无论放置多久,其所有权都应归属车主。如果北大保卫处需要收车,应该告知车主并进行协商,经车主同意后方可进行处理。

“学校的做法虽然有维护校园秩序方面的考量,但也要注意方法,对于‘僵尸’自行车与‘有主’自行车的界定不要那么草率。”周律师说。

文/周觅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原标题:误收僵尸车 北大让车主反省 学生称自行车属于私人物品 管理方误收车辆才该反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