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上海1月29日讯 (记者黄辛)复旦大学近年来制定实施了以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绩效考核方案。1月28日,复旦大学向媒体介绍,自2013年起,该校实施绩效工资,其中教学绩效占三分之二比重,科研绩效占三分之一比重。复旦大学教务处负责人徐雷教授表示,“所谓教学绩效并不是教授授课的数量和课时数,而是包括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学业表现等。”
从今年开始,复旦大学不论是对院系还是对老师进行教学绩效考核时,将更加兼顾质和量两方面的内容,尤其在考核院系教学质量时,将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投入、教学研究和改革、教学管理等作为“增分减分”指标列入考核内容。据悉,未来该校还将逐步增加学生培养质量在绩效中的比重,2015年将增加到40%以上。2014年教学质量绩效的总额超过7000万元,2015年的总额还将继续增长。
其中,基本教学工作量包括课堂教学、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实习实践活动等。教学质量包括教授上课比例、学生评教情况、同行评价情况、各类教学奖项和成果的申报及获批情况。而减分因素包括考试管理、教学事故出现频次、学术不端行为等。
教学绩效以院系为测算单位,整体打包到院系,院系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量情况、教学效果等因素,确保绩效二次分配符合“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
同时,复旦大学将“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代表性成果的职称评价机制”。在满足科研和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代表性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也可以晋升职称。
日前,
学院的“80后”青年教师吴燕华因为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在破格申报副教授时,获得学院学术委员会、校学术评议专家组高票通过,从而成为这一制度的首位受益者。
近年来,复旦大学不仅继续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还将给予“教学突出”的青年教师以政策激励,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年轻人在埋头科研的同时,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学上。
徐雷教授认为:重视教学绝对不等同于教学的重要性超过了科研,“必须有同等的科研能力才能获得职称晋升资格,因为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是没有后劲的。”即便是首次以教学代表性成果通过职称晋升的吴燕华老师,她在科研上同样也有着突出的成绩,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等的支持。
据介绍,目前复旦大学每年除去学术休假的教授以外,每年有80%的教授承担本科生至少一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