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9/23 6:51:08
选择字号:
中科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穆荣平谈率先行动:在新的历史时期调整好定位

 

■本报记者 彭科峰

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科院不久前正式启动“率先行动”计划,新一轮改革大幕拉开。分类改革、资源整合、新评价机制等问题,都是“率先行动”计划实施中的热点和难点。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日前对中科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进行了专访。

不同历史时期应有不同定位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强调中科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一年后,中科院“四个率先”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尽管具体细则仍待完善,但改革的大方向已定,一场前所未有的浪潮正席卷而来。

在“率先行动”计划中,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的分类改革被外界视为核心部分。按照计划,各研究所要分成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创新研究院、特色研究所四类。回顾上世纪90年代的“知识创新工程”,两次改革对研究所有何不同意义?

穆荣平认为,两次改革的背景不一样。1998年,中科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时,所面临的问题是经费不足、科研条件落后、人才队伍不稳等。之后,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大幅增加,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的条件也得以改善。随即,教育部启动“985”计划。如今,国家经济总量和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认为,科技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嵌入到经济发展中去。科技界、科研机构在新的历史时期,也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定位”。

他举例说,中科院在启动“知识创新工程”时,就已经有过建立创新基地的设想,但因当时产业创新水平相对落后,企业对高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随着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的崛起,科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已深入人心。因此,中科院适时启动创新研究院计划,就是要加强科技与产业的融合,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支撑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率先行动”计划需要在实践中完善

对于中科院此次启动的“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普遍表示欢迎和支持,但对研究所的定位、四类机构的优劣等仍存在一些疑虑。

对此,穆荣平认为,白春礼院长也强调研究所分类改革“不搞一刀切”,“这四类机构定位各有侧重,同类机构也各有特点。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分类改革政策。对研究所来说,率先推进改革是抓住重大发展机遇的正确选择”。

穆荣平还提到,在四类机构中,比较有难度的是创新研究院的建设,而在卓越创新中心和大科学中心这两个方面,中科院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特色研究所也比较容易理解。“当然,创新研究院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他举例说,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研究院善于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整合一流的创新要素,成效很好”。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在自主开展技术和系统开发方面有特色,“它们是根据自己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预判,结合自身优势,组织科技攻关成功,再请用户来挑选”。

穆荣平认为,这两个研究所的经验都值得总结和借鉴,在“率先行动”计划中,各个研究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定位。

国家须重视科学咨询工作

穆荣平长期从事科技和创新政策研究,参与了国家许多重要规划和创新政策研究的起草。他认为,国家需要进一步重视科学咨询工作。科学家在事关国家科技发展政策研究起草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参与的机会仍不够充分。

此次中科院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中,明确要组建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这是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战略举措。穆荣平认为,智库建设的关键是“有效整合院内外相关研究资源,强化智库的科研、咨询和教育三个功能的一体化建设”,同时,构建全球化的科技智库研究网络,必须充分发挥院士群体的科学思想优势和政策研究专家把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集成优势。

“过去几十年,我国对于科学咨询工作的有效需求是不足的,很多方面没有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咨询作用。比如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工程等方面,政府应加强科学咨询工作。”穆荣平表示。

他同时强调:“应该说,改革是一种状态;或者说,改革是一种常态。在‘率先行动’计划中,各个研究所需要不断对照标准不断调整,实现科技和经济的完美结合。”

《中国科学报》 (2014-09-2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