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9/18 10:47:04
选择字号:
南京大学让学生“私人订制”课程表

 

在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完成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项目获得特等奖。其核心是——

■本报记者 陈彬

黄宇人是南京大学商学院刚刚毕业的学生。回想起几年前,自己刚刚进入大学的情景,他直言自己很羡慕师弟、师妹们,有点“后悔”早上了一年。“我报考的专业是商科,但我其实挺喜欢法语的。当时想换专业却又觉得太麻烦,想想学商也不错,我也就没再动这个念头。”

之所以说羡慕师弟、师妹,是因为在黄宇人上大二时,南京大学实施了一项改革。

这项改革就是南京大学自2009年开始实施的“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不久前,在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完成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项目获得特等奖。这也是自1994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改革后,20年来江苏高校首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把权利交给学生

何谓“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陈建群曾作这样一番表述:“‘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100%自主选择课程、专业,因此每年进来的3000多名学生,任何学生的课表都不相同,都是他们自己‘私人订制’的。”

据介绍,“三三制”方案中的第一个“三”,是指把本科教育分成三个阶段,一年级新生实施通识教育,二年级、三年级进入专业化培养阶段,四年级进入多元化培养阶段。第二个“三”则指的是在多元化培养阶段中,学生须分为三个方向——专业化培养方向、复合人才培养方向、创新就业方向,分别针对沿着本专业学习和深造的学生、想跨专业学习的学生,以及未来想创业的学生设定专门的成长路线,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三制’培养体系的构建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将课程、专业和发展路径的选择权赋予学生。”陈建群说,学生按照院系学科大类招生进校后,通过一年左右的自主选择课程的学习,申请进入相关专业深入学习。进入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今后的职业规划,充分利用全校丰富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资源,自主设计个性化的知识模块。

如果在大一时黄宇人能赶上这样的好政策,就没有什么可纠结的了。不过好在他的学弟、学妹们不会再有这样的遗憾了。

把空间交给老师

“三三制”改革无疑方便了学生的成长。那么,对于已经习惯了每日躬耕于讲台的老师们,这样的改革又意味着什么呢?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左玉辉已经在校任教超过30年,被评为国内环境科学领域的首位国家级教学名师。这些年,借助“三三制”的平台,这位老教授建立了一个团队,通过主持多门通识课和新生研讨课,将自己对环境学理论的研究与思考向全校师生推广。每年,有1000多名学生一起分享左玉辉研究了一辈子的学问。如今,他的通识课甚至开到了澳门科技大学,受到了当地学生的欢迎。

“这些年来,我们的传统单一教育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因材施教,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多样性。”左玉辉说,而“三三制”模式则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给学生最大选择权的同时,也给了老师相当大的空间。

“以我的课程为例,我所讲授的通识课和讨论课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课程基础理论是我们自己创立的,而这如果没有一个宽松的氛围是做不到的,这就源于学校给我们的自主权。”左玉辉说,学校允许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论走上全校的讲台,这是需要一点改革的决心的。

当然,这一自由空间的背后也有着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如何吸引学生来听自己的课,这就需要老师们动脑筋了。对此,该校哲学系教授张亮深以为然。

“‘三三制’改革立竿见影地改变了教师本身。”张亮表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类课程吸引了大量低年级的理科院系学生参与,面对这些没有哲学专业基础的学生,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课堂效果。对于教学管理部门而言,原有的规章制度过于刚性,也必须主动求变,不断推进政策完善和制度建设。

把梦想交给明天

虽然没赶上“三三制”中大一学年的通识教育,但并不代表着黄宇人就无法从教学改革中获益。在大三实习期间,他发现不少人在为申请文书发愁。对讯息敏感的他发现商机——帮助有意向出国留学的同学修改申请文书。

然而,学人力资源管理的他并没有创业过,公司该如何注册?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如何营销推广?……这些问题他都解决不了。正当黄宇人为此着急时,南京大学推出了一系列创业选修课。在“创新创业中的法律问题”课程中,他学会了如何进行公司注册;在“互联网模式”课程中,他获得了互联网留学专家服务平台的启发……

“其实除了‘硬件’帮助之外,老师们对想创业的学生的鼓励和支持,也给了我们莫大的动力。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如今,黄宇人的企业年营业额已达100多万元。采访中,对于学校的帮助,他念念不忘。

而对于该校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大二女生李诣灏来说,“三三制”则帮她节省了太多的学习时间。李诣灏是一名保送生。从初中开始便接触德语的她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早就基本掌握了大一课程。如果按照普通的教学进度,几乎就是浪费时间。于是她向学校提出,是否可以免修部分课程,直接学习大三课程。很快,她便如愿了。

于是,李诣灏大一的学习时光便更多地和学长联系在了一起。在那段时光里,她学习了更多的语言技巧,了解了更多的文化风情……

这里有个问题:既然已经把大三的课程学完了,等大三时,李诣灏又会学什么呢?“我会去外校交流吧,像我的师兄、师姐那样。总之,我的时间在我的手中,我的梦想也会在明天实现。”

《中国科学报》 (2014-09-18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