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从1985年实施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了,我心里总是想在教师节前后写一篇感谢老师的文章,但一直没有成文,老觉得对那些曾经培养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有愧疚之情。
如今,自己从朦朦胧胧、不懂事的孩童,已成为年过半百、满头白发的老师了,也应该表达出自己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了。时间不等人,有的老师已经长眠于世了,他们已经听不到学生迟到的感激之言了;有的老师还健在,也许能够看到和听到学生送给他们一点感激之言而感到一丝欣慰。
天气预报牵动着老师和学生的心
在给老家人和老师打电话的过程中,经常能够听到老家人和老师对我所工作地方的天气预报很关心,说明家人、老师和学生心连着心。哪里有老师的学生,老师就关注哪里的天气预报。
我的博士导师山仑院士,和蔼可亲、朴实高尚,长期从事旱地和节水农业,对各地干旱情况非常关心,我们经常电话里谈的就是陕西老家、黄土高原、石家庄、华北、黄淮海等地区的天气情况,以及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等。虽然先生年事已高,但仍笔耕不止,其丰硕的论著,给国家高瞻远瞩的建议就是中国旱地农业的旗帜!
老师如同父母和家人一样,尽管我们已经为人之父和为人之师了,但老师们仍然长期关心学生们的出行和生活安全及研究工作进展等。无论学生走到那里,老师的关心就到那里。从这一点来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更多的是出于老师对学生永久关怀的责任感;而作为学生,还有许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的真情含义。父母和老师的舔犊之情常有,子女和学生的跪乳之恩不一定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感恩之情才会由衷而发,感悟到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不易,和老师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
最难忘的那些中小学老师
我们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七十年代遇到文化大革命,经常到农村参加社队劳动,文化课学的少,基础不是很好。
我们衷心感谢邓小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让我们在八十年代考上了大学。我们村就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个同门户的爷爷,他的孙子考上了大学,就让孙子张明明买了邓小平画像挂在他家屋里敬上。要是没有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就没有我们从农村考出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机会,就没有我们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达的今天。我想这是中国9亿多农民的心里话和感激之情。
在当时那种不重视教育的环境下,多亏了一批中小学老师对我们辛勤培养和认真教育,使我们长大成才了。我们老家在陕西省合阳县西郭村,是典型的黄土高原贫困乡村,但也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大学生村。我们村是知识改变命运典型代表之一。自从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我们有三个生产小队,有10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出了100多位大中专学生。这些都归功于我们村的小学老师(邓桂芳、范乾斌,宁栋斌,张进录等),村办七年制中学的老师、平政中学的老师(党忠民、范增福、范永乾等)、合阳(高)中学的老师(凡毅、雷尚义、刘幼平、肖培文、薛仲贤等)。
小学老师宁栋斌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在小学还教我们俄语,他教学技能全面,数学、语文等课程都教得非常出色,后来调到乡里的平政中学。他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曾经两次参加高考,却未能如愿以偿,通过上函授获得了大学文凭。虽然他没有踏进大学的校门,但他培养出了许多大学生,为国家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而深受当地群众和学生的爱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高中那三年是我们考上大学的关键,在我们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主要靠老师的认真教育培养,才能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提高。数学老师肖培文有一手绝技,不用圆规随手就可以画出一个标准的圆,教学质量高,深受大家喜爱和赞颂,也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我喜爱数学,但性格慌张,经常出现正负号、小数点等错误,肖老师经常严厉批评又鞭策激励我,后来这些不该犯的错误逐渐减少,我的成绩也大幅度提高。最近我听高中同学讲,肖老师已经驾鹤西游了,老师家里人很低调,追悼会那天也没有通知他的众多学生,只有就近的少数学生参加,我听后凄然泪下,感到非常惋惜,他是值得我们崇敬一辈子的好老师。也是再次让我加快写这篇感谢老师的文章的起因之一。
他夫人凡毅也是一位教数学的好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我写字不好,但文章写得好,老师知人善任,就让我当学习干事,组织同学办班级黑板报,一方面锻炼了我自己,使我终生受益;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班级的文化气氛,鼓励了大家积极向上,努力高考,我们班后来有许多同学都考上了大学,这都归功于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就是在这些老师的呕心沥血下,我们合阳中学成为当时陕西省升学率很高的名校之一。
有的老师终生都没有出过省界,也没有获得过什么奖励,上过报纸新闻网页,默默无闻一生,还生活在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坡上。有的当了十多年的民办教师,没有转成公办老师,待遇一直很低,但他们无怨无悔,还在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小学老师范乾斌就是这样,虽然已经快80 多岁了,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成员,每年都统计着我们村考出的大中专学生,说服家长克服家庭经济等困难,鼓励学生复习高考,奋斗成才。
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虽然没有实现桃李满天下的梦想,但他们还怀着那种甘为人梯的圣洁心灵,坚守着那块清贫的三尺讲台,激励着孩子们放飞追求知识和幸福的梦想。
引导我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的老师们
我父亲是农村赤脚医生,我报大学时想考医学院或工科大学,父亲说我性格慌张,人命关天,给人看病、搞大桥等工程设计,不能有半点马虎和丝毫差错。老家在干旱落后的黄土高原,父老乡亲生活贫困,建议我报当时非常有名的西北农学院,为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做点有益的事情。
我如愿考到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我大学实习就在赵洪璋院士的小麦育种组里,有空就往他们自行设计建造的两层半地下室、冬暖夏凉的小麦加代楼去做试验,或跟赵院士等老师到育种地里看麦选种。因为赵院士也是全国劳动模范,那个年代老师们都尊称他为赵劳模,在小麦选种时,赵劳模带领他的团队,手拿一根长竹竿,用竹竿斜侧压下小麦穗层再放开,看小麦的弹性和抗倒伏能力,与各位老师交流不同小麦选系的特性评价。
赵院士有一句话:“能够看到地平线以上的东西就不错了”,让我铭记终生。小麦育种是个即要知微见著,又要宏观全局;要看当下又要有预见;即要个体选择又要综合判断的创新体系。他很早就重视矮秆育种和抗赤霉病育种,常说:“制定育种目标是运筹于帷幄之中,育成品种是决胜在十年之后”。这句话足以让我们这些后来育种者在一生中不断地理解和诠释其奥妙。
赵劳模不但是个著名的小麦育种家,还是个经验丰富的小麦高产栽培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培育的碧蚂一号就实现了亩产千斤,成为全国历史上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达一亿多亩。他经常到省内外调研小麦生产和育种中存在问题,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施足底肥(农家肥和化肥)加深翻的“一炮轰法”,克服了当时农业机械不发达,农民追肥困难,肥料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我毕业论文受赵劳模得力助手宋哲民教授指导,从事关中小麦生态型和品种演变的研究,以赵劳模育成的系列品种等材料,来研究黄淮流域小麦育种规律。宋哲民教授是一位育种经验丰富、思想深邃的育种家,与他谈话,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他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有独到的见解。他发表的文章不多,但在小麦育种方面却都有相当高的水准。我大学毕业已经30多年了,有机会就去拜望他,从他那里每次都可以获得很多启迪。
毕业实习那年,我跟随耿子训教授和谢惠民老师,在陕西省澄城县罗家洼旱地农业基地,进行小麦抗旱育种实习。耿子训教授是位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老师,快人快语,接受新生事物快,知识全面,曾多次参加我的论文评审和有关项目鉴定,对后生关爱有加。谢惠民老师是工农兵大学生,能够留校搞小麦育种,说明其表现优秀,曾手把手地教我选种。经过他坚持不渝的努力,已经选育出了6个抗旱高产小麦品种,取得丰硕成果。在西北农学院里还受到张海峰、杨天章、王辉、王新忠等老师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的指导。王辉教授成为了赵洪璋院士的继承人,最大的特征是久经风吹日晒的古铜色脸庞,话少实在,靠流血流汗,刻苦钻研,在黄淮小麦育种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陕西省小麦育种的带头人。
后来,我考到了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王德轩研究员的研究生,王老师是我国从事旱地小麦育种的老一辈科学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申请到了两个有关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王德轩老师引导我从事了小麦抗旱生态育种研究,直到今天。他是一位把学生当亲儿女对待的老师,很不得给学生搭梯子让学生上天,对广大贫困群众有深厚感情的,有克己奉公高尚情操的老师;众所周知的好人和老实人!
我跟随中国农业科学院贾继增研究员做博士后两年,进行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分子标记研究,受益匪浅。他是位吃苦耐劳,勤勤恳恳,敬业无比的科学家;对学生很宽容,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是加班最多的老师;是位追赶国际潮流,敢于创新的老师。他坚忍不拔,长期呼吁小麦基因组研究,克服各种困难,自筹经费,经过多年艰苦奋斗,他的团队2013年在自然杂志发表了小麦D基因组测序的论文,实现了他奋斗多年的梦想,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誉。跟随他两年,使我对小麦分子遗传研究的了解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后来在《小麦遗传学》一书中,补充小麦分子遗传国内外研究进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让我爱人在实验室做辅助科研工作,给我解决住房困难等问题,对我研究工作和家庭生活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让我永记终生。
以上这些老师的指导,奠定了我长期从事小麦抗旱水分高效利用生理遗传育种的基础。我只所以能够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今天这些成绩,也都归功于这些老师们的长期支持和帮助。
扶持帮助我的老师们
我是个爱独立思考的人、敢想敢干的人,有些提法和举动,当时得不到常人的理解和支持,也遭遇过许多非议和不公。现在想来,这也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毕竟是新生事物都会遇到不同意见。
但我这一生非常有幸遇到了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大科学家,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理解,扶持帮助了我,让我渡过了难关,不断成长。因此,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只要我们好好干,迟早会得到社会的承认,我们应多怀感恩之心,正确面对各种看法。
我35岁那年,在陕西杨凌镇、水土保持研究所写出了《小麦遗传学》初稿,相继寄给一些出版社,但都没有被接受。我只好斗胆慕名给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小麦育种泰斗庄巧生院士写信,希望他给我评审和写推荐信,他看了我寄给他的部分章节的复印稿,不久就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青年学者张正斌同志豪情壮志般的尝试,值得推崇”,给了我人生第一次最大的鼓励。后来他用那清秀刚劲的蓝色钢笔字,在绿色格子稿纸上工工整整给《小麦遗传学》一书写了一封四页纸的序言,说明了老先生无比认真负责,我如是珍宝,保存至今。庄老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不计个人得失,追求真理;能够团结全国小麦育种界,组织全国小麦育种攻关和大会,倡导各育种单位相互交流材料,进行异地穿梭育种;参编和主编了几部我国小麦育种方面的经典专著;他孜孜不倦奉献小麦育种事业的感人故事,已经感染了几代小麦育种人。
李振声院士是给我帮助最多的老一辈科学家,我有五本书都得到先生的写序。他见人面带微笑,循循善诱,把我当他的学生看待,给我讲了许多肺腑之言,给我很多的鼓励和期待。每次我给他汇报交流有关科研进展等信息,八十多岁的老先生都及时地用“谢谢”等客气或鼓励之词回信,让后生感激不尽。
李振声院士不但是个优秀的小麦遗传学家,还是著名的小麦育种学家,更是一个卓越的战略科学家。理论联系实际是他最大学术特点,他善于抓住我国不同时期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善于组织大的区域农业攻关项目;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表达出来,传达给国家领导和基层干部群众;他讲话有高屋建瓴之势,如醍醐灌顶,有豁然开朗之感。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黄淮海治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如今,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还奋斗在渤海粮仓一线,其奉献精神可歌可泣。
中国农业大学的石元春院士,对我组织召开第一届生物节水理论与实践大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给我的两本书作序。2006年7月17日,他给我回信:“正斌同志:您通报的情况和写的文章收到了,谢谢。很钦佩您在推动生物节水上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他是个敢于创新的科学家,涉猎面广,思维活跃,决策能力强,在黄淮海盐碱地治理、节水农业、生物能源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积极为国家建议献策,推动了我国现代节水农业和生物能源的快速发展。
山东农业大学于振文院士是位深入生产一线、认真务实、经验丰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小麦高产栽培专家。2013年夏季我国黄淮南片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秋季华北和东北玉米、马铃薯等病虫害大发生,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很大威胁。我们通过长期农业生产调研,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保护性耕作导致作物秸秆难以深层还田腐烂,病虫害和杂草大发生,建议科学深翻土地预防病虫害保障粮食安全,但当时遇到不同看法,我就写信给于院士汇报和请教,他很快就回复邮件说:“写得非常对非常好!”,后来这个建议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用,发到了省部级,后来各省市都加大了深耕的补贴和推行。
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院士,是我国作物分子遗传育种的主要学科带头人,其突出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许多国际农业、作物、生物、植物科学会议的重要组委会成员,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科学家。2004年我到澳大利亚参加第四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想在会上宣传我们将要在2006年组织召开的第一届生物节水理论与实践大会,但我的英语水平不是很好,难以和国外专家进行充分交流,他就积极帮忙我向国际作物科学会议、国际干旱会议组委会的国外知名专家进行推荐。还有,香港浸会大学的张建华教授,在会议组织、国外专家交流座谈、会议英文专刊的出版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由于他们的大力支持,促成了该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在国内外生产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受宜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景蕊莲研究员,都曾给我们免费提供抗旱基因载体、分子标记等遗传材料,合作培养研究生和合作课题研究,给我们的科研以很大的支持。特别是陈受宜老师已经年过七旬,还坚持在科研一线指导研究生。她是我国早期植物抗逆分子遗传改良的带头人,支持了许多优秀青年出国,支持了基因组研究所的发展,其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在业界广为传颂。
资深记者李存富先生长期给我很大的支持,冒着风险,推荐了许多我为国家农业建言献策的有关文章在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网等媒体的发表,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还有人民日报记者赵永新、蒋建科记者等同志,促成了我有13个咨询建议报告被国家和地方领导批示、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用,部分内容在中央一号文件里得到了体现,为国家水资源和粮食安全及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此还感谢许多帮助过我们的其他老师们。
老师平凡而伟大,我们是站在老师-巨人的肩膀上成长的一代,我衷心地感谢你们。
祝好人一生平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