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赋宇 丁琳 来源:赛先生 发布时间:2014/9/15 8:28:05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大奖颁发 科学家妙趣横生

 

1994年以百万奖金嘉奖中国科学家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大奖,迄今仍为中国科学最大的奖项之一,由香港查氏家族出资,华人科学家评奖。

薛其坤致答谢辞

昨晚(9月13日),一年一度的求是科技基金会在复旦大学举行颁奖典礼,物理学家薛其坤和另10名青年科学家分获“求是年度杰出科学家奖”和“求是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大众印象中,“工作狂”、“高智商低情商”似乎是科学家们的典型特征,但昨晚颁奖典礼完全颠覆了这个印象,这些著名科学家们,展现出极为幽默、风趣的另一面。

先是昨天下午的求是沙龙上,基金会主席查懋声戏称王晓东、饶毅和施一公为“三剑侠”,而2014年度求是最大奖——杰出科学家奖的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的薛其坤教授,更是以冷幽默爆笑全场,赢得场内多次热烈掌声和笑声。以下为现场花絮。

薛其坤妙谈天时、地利人和

薛其坤因为用试验证明了理论物理学家张守晟提出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存在,从而获得2014年度“求是年度杰出科学家奖”,他说,他之所以能够实验成功,主要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人和”,一是有一支非常棒的实验团队,分工合作非常愉快;一是和张守晟对他的鼓励有很大关系。每当实验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张守晟总是总对他说:“相信我,继续”。他们的合作,算是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合作的典范。

“天时”则是他回国正得其时,过去10年国家对基础科研投入加大,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使他得以购买用第一流的设备来做实验。

地利则有调侃之嫌,他说,今天领奖的地方正是去年演讲的地方,所以交上好运,希望杨校长(杨玉良)再请他来演讲。

薛其坤戏称是“笑里藏刀”导师

关于导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管理方式,一位复旦学生勇敢提问:“薛老师,您觉得自己是一个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的老师吗?”薛其坤的表情一本正经:“大部分时候,我对学生非常和蔼,还经常会买好吃的‘贿赂’他们;但对实验技术与科研训练非常严格,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会很‘冷酷’——总体来说,我是一个‘笑面藏刀’的老师。”

百万支票现场交老婆

台上侃侃而谈的薛其坤在台下以颤抖的手把支票交给妻子(业余摄影饶毅)”

薛其坤致辞完毕回台下坐位,在私人场合目睹过薛其坤对妻子甜言蜜语的饶毅轻声提醒道“你犯错误了,感谢这么多人都没感谢老婆”,薛其坤刚刚灿烂的笑脸顿时紧张起来:“糟了,我带夫人到场了,就坐你后面”。于是,在另一个节目都结束之后,薛其坤再次上台拿起话筒,第一句话严肃无比:“对不起,我刚才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领导来了,忘了介绍。”大家都在莫名之际,他话题一转:“就是我的夫人,正是有了她,我才能过上seven—eleven(朝七晚十一地工作)的生活。”会场中顿时响起会心的大笑和掌声。

又过了一个节目,薛其坤第三次上台,这次是与查懋声一道。原来,在之前的颁奖仪式中,查懋声忘记将支票随身携带了。“如果真丢了,我就要跟复旦大学借钱了。”查懋声调侃道。

这份“沉甸甸”的奖金,在薛其坤手上呆了还不到一分钟,就被他上交给老婆大人——这一幕,被旁边的非专业摄影人员饶毅抓拍到。主持人不由得羡慕道:“您的夫人,生活中一定非常有趣和幸福。”

复旦校长推荐《赛先生》

颁奖典礼后半场,有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主持讨论:基础研究的意义、价值和环境:何大一、王晓东、饶毅、施一公、蒲慕明、薛其坤、杨学明、张泽等科学大家台上论剑,轮到《赛先生》联合主编饶毅发言,他爆料:明天《赛先生》头版头条将刊登,求是科学大奖得主薛其坤一下台就把百万支票交给老婆,照片为证。现场爆笑之际,主持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抢过话筒:“我要就此发言。”他说:“我向大家隆重推荐饶毅、鲁白、谢宇等科学家主编的《赛先生》,我每天都认真读,启发很大。我想,复旦大学的校长都看,复旦大学的学生和老师肯定要看。”

韩启德调侃三名校

作为总结发言的嘉宾,韩启德认为在中国科学界条件较差的1994年查氏家族设立基金会支持中国科学家、支持中国科技发展,确实是“雪中送炭”,他坚信今后中国科学将有更美好的前景。

然后,韩启德则用网上流传的段子调侃起了中国最知名的三所名校北大、清华、复旦。

他说:“有人说要造一条板凳,北大人争论怎么造,清华人则在北大人的争论中把材料准备好了,而复旦人则问,这条板凳造好能卖多少钱?(爆笑)这是他们调侃我们复旦人的,我们复旦人会问,这条板凳能为人带来幸福吗?(意复旦有人文情怀)”。

韩启德继续即席发言道:“20余年前,很多人连中国与外界的科研差距都没有总体的认识,只有亲身经历,走一走滚一滚,才有所体会。而同样的,仅仅20余年后,我们尽管有着一些不满意之处,却已经有了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有了像刚刚台上对于科研标准科研环境的讨论。在坐的各位,对于科学化、工业化都有所向往,而纵观世界,从未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走得如此迅速。

可以说,国家的科技化极大地推动着现代化里程。而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更足以给国人信心,给国人在不满意之中不断努而是力的动力。中国的文化特质决定了其包容性、吸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盲目乐观,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我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每个人都需要居其位贡其力,才能汇聚更理想的未来。”

《赛先生》记者 张赋宇 丁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