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8-28 14:28:51
选择字号:
科技援藏:高原处处总关情

 

■本报记者 彭科峰

2014年,正是中央启动援藏工作20年。

20年来,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为藏区建设投入了巨大的精力;20年来,社会各界齐心协力,让西藏的经济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年来,以中科院人为代表的科技人员努力不懈,让科技的力量惠及雪域高原。

从海拔近5000米、人迹罕见的纳木错,到泥石流频发、滑坡不断的樟木口岸,中国科学院人的身影无处不在;从带动拉萨吉纳村农牧民增收致富,到对整个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援藏范围包罗万象。

看似五花八门,其实逻辑暗藏;看似无所不包,其实各有侧重。正如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所说,中科院与西藏的院地合作,秉承着一条主线——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的关键需求,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今,在雪域高原,中科院人的足迹无处不在,科技之花,盛开在这处生命的禁区。

樟木口岸:不只是治理滑坡

樟木口岸,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为中尼公路之咽喉。每年,有大量的物资从此运往尼泊尔。

数据统计,2012年,该地边境贸易额超17亿美元。每一天,无数的大卡车从尼泊尔开来,在通关之后,再将中国制造的香烟、饼干、手机等物资运走。边境贸易的发达,让樟木口岸对西藏有了特殊的意义。

但由于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少平地,多雨水,泥石流与滑坡一直是樟木口岸的心腹大患。数十年间,政府投入巨资治理,仍未见效。每当雨季到来,就滑坡不断,不仅让贸易中断,还阻断国际河流。

“樟木口岸的滑坡能不能治理?如果不行,我们可以换个地方建口岸;如果行,需要怎样治理?”2012年,时任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向中科院提出这样的问题。

院地合作,就是要解决地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白春礼得知以后,火速赶往樟木口岸调研。查看地形后,白春礼院长让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负责,找出治理滑坡的综合解决之道。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内,以山地所为主导的专家组深入樟木的大小山头,自行勘察地质地貌。山高林密,全靠步行。而当地的旱蚂蝗给科研人员造成了极大困扰,喉咙、手背、脚踝,“它们可是吸走了我们不少血”,山地所研究员韦方强说。

在多次的深入调查后,中科院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解决方案。

“应该说,这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有了它,不但可以基本消除大规模滑坡,还能让樟木口岸的贸易额再上一个台阶。”山地所研究员王全才说。 将樟木口岸的生活区与贸易区隔开,在新的山坡处兴建大型贸易场站,用隧道与老镇进行连接,通过螺旋形隧道避开地质脆弱易滑坡的路段,并将隧道与其他国道连接……中科院人给出的方案,让西藏政府大为吃惊,也深为折服。

“可以说,我们的这个方案,考虑了樟木口岸后30年的发展。”该方案上报中央后,得到中央的高度认可,决定下拨经费近15亿元用于该项目。如今,这一工程即将启动。

生态监测:让西藏环境状况尽在掌握

近年来,来藏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西藏高原是如何隆升到现在的高度的?西藏现在的环境变化如何影响中国东部甚至全球的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对于西藏环境的影响有多大?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关心西藏的人们。

在中科院之前,从来没有一家机构做过这样的工作。要完成对西藏地区整个生态的评估,不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更需要长年累月的监测和适应高寒区域的高科技手段。但这难不倒中科院人。 为完成这一工作,中科院精锐尽出。以中科院青藏所为核心的科学家们,常年扎根雪域高原,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科学的执着,披荆斩棘,无惧风雪,在西藏地区布下生态环境监测的“天罗地网”,完成了对于西藏地区生态调查的初步结论。

海拔近5000米的纳木错观测站,是世界上常年驻人、海拔最高的科学监测站。每天在这里工作的科研人员,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人。每一天,科研人员都要认真地进行科学观测,并记录下每一项数据。

每年冬季,是纳木错站最难熬的日子。因为大风雪,从纳米错通往拉萨的公路常常被冰雪中断,20多公里的路段无法通行。站上的通讯也会受到影响。当然,科研人员会将蔬菜、粮食等提前用大客车运进站上,但由于缺乏和外界的交流,这样的日子显然不好受。

“没有办法。我们只有坚持,野外台站的工作就是这样,但为了科学,值得。”监测站前任站长康世昌如是说。

这样的监测站,中科院在西藏地区还布置有很多个。在藏东南、日喀则等地,中科院的野外台站无处不在。当然,不仅仅是青藏所的人在这里搞科研,中科院动物所、大气所也不时有人加入。五湖四海的科学家汇集在一起,只为了摸清西藏生态环境的真实变化情况。

科研人员的努力,最终换来丰硕的回报。藏东南站的科研人员用翔实的数据证明,青藏高原南部有少量的污染物沉积,而这些污染物正是来自南亚地区的工业污染。这一结论,有力地驳斥了国外的某些不实指责。

近日,中科院院士、青藏所所长姚檀栋发布了关于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的科学评估报告。这份报告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6个方面所涉及的26个指标,综合评估了西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的环境变化,并提出未来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相融合的科学理念。

“有了科学家深入调查得来的数据,我们在对外界介绍西藏情况时,就有了更多的底气。对于西藏未来的发展路线,我们也有了更多的参考。”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孟德利表示。

农牧民增收:让藏区人民发家致富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有农区、半农半牧区和城郊区。不同地区的人们收入水平也不一样,但整体而言,西藏人民的收入仍远低于东中部地区。

“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国要基本实现小康。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是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农牧民增收。但怎么找出一个可以大规模复制的增收模本,一直以来没能解决。”孟德利说。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在基础研究领域积累深厚,在科技的实用化研究方面同样颇有经验。西藏地区既然有需求,中科院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长年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西藏地区有过很多的技术积累,也有和当地科技部门合作的经验。经过实地探访,中科院已制定了三条不同的致富路线。

“农区有农区的做法,牧区有牧区的做法,半农半牧区也有自己的做法。作为科学家,决不可能将一个地区的经验进行简单的推广。”西藏农牧民增收项目负责人余成群说。

拉萨吉纳村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它位于河谷地带,有大山大川,雅鲁藏布江从旁边流淌而过。这里的农民,常年靠种植青稞、小麦,放牧为生,但形不成规模,收入微薄。

“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只有形成农业经营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加上科学的放养模式,吉纳村才能致富。”孙维说。

他们成立了农民自发参与的合作社,建立现代化的养牛场,“农民养牛养羊都是散养,早上六七点放出去,晚上七八点回来,牛羊一整天在山上走动,消耗大,不容易长膘。”孙维说,他们选择在中午将牛羊赶回棚内,下午三四点再放出去,让其有充足的时间休息,牛羊长势良好,很快就能出栏。

一年下来,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尝到了甜头,年收入增长2000元以上。

在林芝地区的章麦村,中科院的科学家结合当地地形,选择了一条玉米田养鹅和林下大规模养殖藏香猪的路子。通过科学的养殖方式,幼猪的死亡率基本为零,出栏的猪供不应求,加上加工厂,当地的农牧民收入大增。

在半农半牧区的代表白郎村,科学家构建了退化草地治理和农区畜牧业集约化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及技术体系。通过努力,该村绵羊的出栏率从11%提高到30%,原本退化的草地产量提高2倍。

“院地合作,就应该像西藏这样。我们要着力于解决地方政府的最迫切需求,不能什么都干,要有自己的特色。”白春礼指出。

对于中科院历年来的科技援藏工作,孟德利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从上世纪中科院青藏高原科考队开始,中科院和西藏地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入新世纪,中科院的科技援藏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其贡献有目共睹,“我相信,未来中科院与西藏的院地合作,前景可观,大有可为”。

《中国科学报》 (2014-08-2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