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代明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4-8-25 13:15:26
选择字号:
樊代明:医生是病人救命恩人病人是医生衣食父母

著名消化病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 郭红松绘

虽然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没有壮怀激烈的言辞,这却是一位从医四十载的老医生发自肺腑的心里话。著名消化病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致本报编辑部的文章,平白如话,宛若面谈,而其中探讨的“责任”话题,沉甸甸的,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深思自省。——编者

我今年61岁,是一名内科医生。自学医算起,今年正好是从医40周年。同辈多数都已退休,因为我是院士,还要为病人服务一段时间。在过去的1万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救治了数十万病人,所幸没有出过医疗和责任事故,但大大小小差错也经历了不少,甚至也耽误过病情。今后还能从医多少日子,还会发生什么情况,很难料定。读《光明日报》“请医生说说心里话”专栏,颇有感触。本来想在退休时才说这三句话的,现在看来还是先说好些。

第一句话——做除法不是个大数。

近几年,辱医伤医事件不断。有人讲,目前医院成了两个战场,一是救死扶伤的战场,一是辱医伤医的战场。就我看来,有些言过其实。在我所在的医院和我所看到的医院,主要还是在救死扶伤,伤医事件很少很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来医院看病,即便每天一起纠纷,那也只是数百万分之一。所以我要说,一旦做除法,医患纠纷便不是个大数,因为被除数太小。这说明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同样,绝大多数病人对医生的服务是满意的。中国医生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随便举个例子,50年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仅40岁左右,现在超过70岁。有人说这是因为吃住等生活条件改善了。但这只是一方面。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有200多个皇帝,他们的平均年龄也才40岁左右,你不能说皇帝吃得不好、住得不好。而今天我们普通老百姓寿命也近80岁了,在这其中,医疗卫生的贡献,或者说医生的直接贡献功不可没。

第二句话——做乘法不是个小数。

尽管辱医伤医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数百万分之一,但一经媒体报道,便是对数百万医务人员身心的沉重打击,也会引发数以千万计甚至数亿民众对医生的不解、怀疑和不信任,最终导致医患矛盾愈演愈烈。这就是我要说的,做乘法不是个小数,因为乘数太大。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少数或偶然的现象引发的危害性。大家知道,医生是一个高风险职业。哪个行业都允许有差错率,就是烧一窑砖还会有一些废砖呢。事实上,要求医生做到1/1或10/10没问题那是可以的,要做到百分之百或许也还可以,但要做到千分之千、万分之万就难了,要做到百万分之百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希望大家能理解这一点。当然,医生要竭尽全力不出差错,出了差错要及时补救,并给病人解释直至得到理解。要知道,尽管医生的差错可能是万分之一,但对病人来说就是100%的痛苦甚至灾难。怎么办?政府的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和医生保险制度要跟上,不能只让病人和医生承担,甚至只让病人单方承担。

第三句话——医学非万能,医生不是神。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无法抗拒。医生力所能及帮助病人,有时只能延长生命,有时只能减轻痛苦。可以追求最好结果,但不是每个人都可获得最好结果。一定不要把最好结果作为每一个病人救治的最终结果,也不能以此来衡量医生的水平。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人体的很多秘密我们并不了解,绝大多数疾病的真正病因我们并不知道,还有大量的晚期疾病仍是不治之症。医学目前不是万能的,医生是人不是神。每个病人都期望治好病,少花钱,这是最高目标;次之是花大钱治好了病;就怕花了大钱病没治好,人财两空。造成这种状况,除了医学本身有局限性外,还有就是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使然——既然要求医生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用100%的努力去抢救,最终没有救治成功的责任,就应该大家一起来承担。

从“医生说说心里话”这一系列文章里,我们看到的医生,每天往往要接诊数十位病人,每人只有几分钟,不然看不完,医生连如厕的时间都没有。疲惫的医生回家还要学习,因为医学知识的半衰期只有五年。他们不能用旧知识给病人看病。医生是一个需要永远学习的职业。

最后说一句,医生是病人的救命恩人,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医患关系应该是什么?最好是父母般的恩人与恩人般的父母。(原标题:请医生说说心里话·各界关注 医生是病人救命恩人病人是医生衣食父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