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商报 发布时间:2014-8-5 10:28:01
选择字号:
厦大博导涉诱奸学生再调查:仅获数十人签名支持

 

核心提示

厦大联名信四波风波

第一波

吴春明教授被举报“诱奸”,其他女学生急了。

第二波

联名信初稿太主观,连夜对初稿进行了修改,但还是不小心被传上了网络。

第三波

初稿被媒体曝光,“历史系122人”被纷纷指责。

第四波

“122名学生里”,有人站了出来说,“我不记得我有签字”。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潘媛 实习生 胡琴

7月中旬,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春明被女学生举报“诱奸”,一周后,一封所谓“厦大122名学生支持吴春明的联名信”被曝光,9天后,一则“122名学生力挺导师联名信失实”的消息再度将这个“集体”推向舆论漩涡。事件的核心原本是吴春明是否诱奸女学生,但一封信竟然“抢走”了风头,人们的围观兴趣,从对男教授个体的质疑,扩展至上百位厦大学子情商的讨论,乃至“厦大”这个标签的名誉。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封被曝光的联名信背后,或许另有隐情。成都商报记者经过两周时间的跟踪调查采访,接触多位核心当事人,通过联名信的来龙去脉,试图为您还原这场网络口水背后的事实真相。

起/因

“诱奸”举报 女学生们情绪激动

7月中旬的某一天,福建博物院的研究员刘磊抽空给20年前的大学老师吴春明打了一个电话,但在电话里没有问他任何问题,只请他保重。同时,刘磊给自己的微博改了个签名,“吴春明是我的老师”。

其时,厦大历史系教授吴春明在网络上已经“名声大噪”。7月12日,厦门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宣布收到有关吴春明“师德师风问题的匿名举报”,即今年6月网友@汀洋举报吴春明诱奸女学生一事。吴因此被停职调查,他的手机被来自全国的记者反复拨打,但他本人从未接听过。

1991级考古是吴春明带的第一届本科生,刘磊是其学生之一。根据网络资料,吴春明1983年开始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学习,1991年破格从助教升为讲师,成为刘磊他们的老师。吴春明在学术上颇有天分,4年后成为历史系选优副教授,2000年在34岁的年纪便成为教授,两年后成为博导。据一位吴的学生回忆,在当时,36岁的吴春明是厦大文科专业中最年轻的博导———从1983年到现在,30年时间里,除陆续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夏威夷大学、哈佛大学等地做访问学者外,吴春明始终没有离开过厦大。

可能他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栽在厦大。“诱奸”举报被披露后,舆论哗然,他的一位学生无限感慨地对成都商报记者说:“不管真相如何,吴老师的名誉恐怕是恢复不了了。”

与刘磊的电话情谊相比,吴春明带过的女学生情绪更为激动。“吴老师的女学生数量很有限,如果真像汀洋说的很多女生被他‘诱奸’,那大部分吴老师的女学生都躲不开这个嫌疑。”一位不愿具名的学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有着121名成员的“厦大考古校友群”当然也免不了对此事的议论———这就是事后被媒体报道为“由122位历史系历届学生组成的QQ群”,而签署联名信的人数“122”也被认为由此而来。

同时,多个版本的猜测在吴春明学生中悄悄流传,其中一个未经证实的版本是:@汀洋之所以恨吴老师,是因为08年吴老师带她去一个考古挖掘现场实习,她得了怪病,反复治疗治不好,她认为吴老师是她得病的罪魁祸首,从此种下了仇恨。

初/稿

“吴老师被描述成完美男人”,几易其稿

事发后,几位热心女生商议要写信声援吴春明。当时被媒体广为报道的一个细节是:厦大老师传言,吴春明在接受学校质询时“连睡几个都没搞清楚”,这尤其让女学生们接受不了,她们决心“要告诉大家吴老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几个人分头拟了自己想说的话,再交由95级一位师姐最终拼凑成一封大约1500字的信。

吴春明在学生中口碑不错。2003级考古专业毕业的林华对老师赞不绝口:“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文章写得漂亮,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考古专业大三那年有半年在野外实习,吴春明对学生要求严格,“无论男女生,做得不好必挨骂,我也不例外”。但骂归骂,当年的田野实习成绩,吴老师还是实事求是地给了林华高分。”自称“吴老师的第一位女硕士研究生”的朱南也提到吴春明的“出了名的严厉”:“我们这些学生无不因为学术问题被他批评过,一些人还被说得当众抹眼泪(我便是其中之一)。但大家都理解,吴老师这是‘刀子嘴、豆腐心’,是‘恨铁不成钢’。”

去年,林华所在的班级毕业十周年聚会,吴春明晚上11点才从外地赶回厦门,还坚持跟学生座谈,关心他们的近况,“对我们而言,有这么一个好老师我们是三生有幸。”

这些口碑最后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在了联名信的初稿里。

7月14日晚上,在厦大宣布吴春明停职后两天,95级考古专业的男同学张宁看到了联名信,但他很快发现“拟初稿的几个女生恨不得把吴老师描述成完美男人”,便连夜对初稿进行了修改。林华回忆说:“我记得谁先弄了这个东西,微信上也有人转发了,之后群里有人说不要传播,还要修改。”说这话的,就是张宁。

他把署名里“所有”两字去掉———初稿署名为吴春明“指导过的所有研究生(除“汀洋”外)及部分其他本科生、研究生———这样便不存在有人被代表的情况。正文里,张宁尽量将表述变得谨慎,只陈述事实,理性,客观,去掉主观臆断,去掉类似“绝对”“不相信”这样的词语。

“我之所以参与这事,一念师生情谊,二为四年同窗感情。”张宁在微博上写下自己当时的想法,他认为@汀洋因为一己私念,把厦大尤其是考古专业名声炒坏是他不能接受的———除了拯救老师荣誉,也希望拯救集体荣誉,这是许多签名者表达的相同意愿。

意/外

初稿被曝光 “122人”被指责

为了征求签名,当晚张宁新建了一个QQ群,叫做“吴老师的学生”。在不同城市里的同学分别签名、拍照、上传。林华也被同学拖进此群,他看了看修改好的版本,“觉得还挺中肯,就签名了”。

林华所在的03考古一共有14个人,其中女生5个,他算了算,签名的有三个,没签的一个在台湾,一个已经不在圈子里了。至于没签的人,林华没去问为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考量,这本来不是什么好事。”沉默了一会儿,林华说:“吴老师倒了,厦大考古就倒了。”

“吴老师的学生”群完成任务后就解散了。一周以后有媒体报道此事时,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临时建立的QQ群存在。

第二天(7月15日)上午,张宁用电脑把收集到的上传签名拼到一起,委托一个在厦门工作的同班女同学打印出来,送到厦大纪委。他记得很清楚,落款日期是15日,而非曝光信中的14日。

此事几乎到此为止。偶尔有媒体打搅,询问吴老师一事,大家也都一一拒绝,只统一对外表示,静待调查结果。

7月20日,媒体突然曝光一封所谓“厦门大学122名历史系学生支持吴春明的联名信”。信中指@汀洋指控吴老师利用导师之便对众多女生行不轨之事与事实不符,“在我们身上从未发生过吴老师拿发表论文、找工作或毕业事宜威胁学生做不该做的事情,我们也绝对不相信老师会做这样的事”,最后希望学校彻查此事,还人清白。

这封联名信遭到众多质疑,评论认为有裹挟舆论干扰调查之嫌。而最让厦大历史系出来的人伤心的是,很多人纷纷指责“我厦大历史系122个人”。

事实上,与外界印象中的缺乏头脑、意气用事不同,签名者大都自认克制、冷静,甚至过分谨慎。考古专业出身的学生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却未必能在社交与公关上长袖善舞,他们宁可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发言也不愿意冒着被媒体和公众误读的危险站出来,表达的无非是同一个意思:口水战毫无意义,等待调查结果才是吴春明、@汀洋以及其他学生三方最好的选择。刘磊以“一个受过一定学术训练的成年人的身份”呼吁彼此理性讨论,他同时遗憾地指出,同门@汀洋显示出与大家不同的风格,“在评论里以及接受采访时,有些言辞恐怕不够严谨”。

不过,由于核心的发起者始终保持沉默,媒体追逐几日无果之后,此事不了了之。

风/波

联名信只有数十人,不是所有

7月29日,林华从考古现场出差回来。断网好几天,他上了QQ才知道,那封信又出横生枝节了。

一封自称“厦大考古校友群”成员的厦大学生来信,用QQ群对话截图证明,之前新闻报道里那封号称122人的联名信,并非经过所有学生同意签署而产生。有成员表示自己不知情:“122名学生联名信怎么回事?”“署名是所有研究生,我不记得我有签字。”这再次将联名信推向漩涡———之前是外围的质疑,如今则是来自内部的爆料。

这位爆料者代表“厦大考古校友群”里没有签字的人表达愤怒:“发动写联名信的人,绑架我们这些历史系学生的意见,让我们面对舆论的指责,有苦难言”。

而发起者之一张宁对此哭笑不得:“最终的签名不是在‘厦大考古校友群’里进行的,信件定稿也不是网上流传的那一封———初稿出来时,因为大家不注意,加上一激动,当晚就在微信里传,最后泄露到了网上。”

而真正的联名信在哪里?事情发生后成都商报记者多次联系厦大纪委,但对方坚持“在调查结果出来不接受任何采访。”而记者7月30日给厦大宣传部发去的采访公函,至今未有任何形式的回应。

张宁回忆说,纪委方面收件后没有太多表示,只是交代不要外传。几个发起者在当初也达成共识:调查结果出来前不接受采访,也不公布联名信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尽管饱受质疑,但当事人仍然保持沉默。

曾一时喧嚣的“厦大考古校友群”,现在都不讨论这个事了,“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目前外界最大的质疑就是:签名的122个人是否完全自愿。但略显滑稽的是,建立签名QQ群的张宁说,“我们那个群总人数就只有几十个人”。

因为时间太赶,有些签名发过来了,没来得及拼上去,而发起者曾打算只搜集吴老师直接指导的女研究生的签名,因为男生或其他本科女生不太可能成为嫌疑。最终提交给纪委的联名信只有几十个签名。“50人以上,不到100人,三分之二是女生。我不知道122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张宁说。(原标题:我们不说话,岂不默认被“诱奸”)

(根据受访人意见,文中除吴春明外均使用化名)

 

相关专题:厦大那些“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