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郭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7-30 10:53:07
选择字号:
国产医械缘何“墙内开花墙外香”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国产医疗器械在价格上占据优势,国内医院还是非常期望国产医疗器械真正有所突破,能够与国外垄断企业相抗衡,这对购买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本报见习记者 张晴丹 郭爽

7月初,在无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放日”活动中,参观医疗器械企业的人们发现,无锡作为医疗器械生产的大基地,很多国产医疗器械能够进入欧美市场,却难进国内医院。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医械市场的常见现象,并且很多参与招标的医械生产商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难跨“医院门”,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进口医械蚕食国内市场

作为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工具,医疗器械与药品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是整个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医疗机构对于医械的采购和使用都十分看重。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医疗器械贸易总额达343.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93.35亿美元,进口额为149.75亿美元。2013年,我国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医疗器械。

目前,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我国医疗器械进口也紧随其后,医疗机构的众多大型医疗器械已被进口大品牌垄断。

比如核磁共振(MR)、CT、分子影像(PET-CT)等技术高度密集设备,几乎被通用电气(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三家跨国企业垄断,三家企业英语首字母组合在一起构成了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GPS神话”。

的确,记者在调查走访时也发现,国内众多三甲医院采用的医疗器械多为进口,尤其是大型高端医械,难见国产产品身影。

“我们医院放射类、超声、血透、检验等高端医疗设备100%采用进口大品牌产品。”北京某三甲医院医学工程处李姓工程师告诉记者。

多重原因导致

无锡作为全国超声研发生产基地,其中,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责任公司的出口量稳居国产超声前三名,产品六成以上均销往国外,其中不乏欧美市场,但在国内大医院医疗器械招标时,却并不被看好。

“这个主要还是由于国产医疗器械在国内起步晚,从观念上,国内医院普遍认为国外医械技术更好。”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某区域经理徐金龙表示,使用像西门子等国外高端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固定的使用习惯。

但实际上,在徐金龙看来,国内一些医械已经逐渐接近国际水平,在个别领域甚至已经取得领先技术,这些物美价廉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出口到国外。

比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国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就已经在国际上崭露锋芒。

不过,李工程师也向记者坦言:“医院曾经购买过国产医疗设备,由于医院门诊量巨大,使用次数多,质量上明显感觉国产设备要弱一些,并且,国外医械的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快,解决问题也很及时。”

究其原因,李工程师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医疗器械的研究机构比较缺乏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进而导致国产医疗器械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模仿居多,新品研发滞后,产品更新较慢等问题。

“国外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国内政府和企业对自主研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不足等多种原因致使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困难,短时间难以掌握高精尖技术,进而造成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基本被国外厂家垄断,这也提升了就医成本,从而加重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徐金龙表示。

鉴于此,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认为:“大力发展国产医疗设备,对降低医疗成本、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成为“香饽饽”

严峻的现实,并没有阻止乐观人士对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期望,甚至有人估计,未来几年,中国将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那么,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国产医械如何跨进“医院门”,分享国内医械市场的一杯羹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徐金龙表示:“要想成为医院选择的‘香饽饽’,最根本的还是应该着力于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推出有竞争力的医械产品。其次,国内生产医械的厂家太多,低端产品竞争比较激烈,有损市场健康发展,如果有行业协会或政府来主导厂家形成兼容并包,将力量集中起来,拧成主要的几股绳,可能会改变这一现状。”

李工程师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医疗器械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工业,高技术的研制靠某个单一企业恐难完成,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精选优质企业,投入资金,集中攻关,打破国内市场里医械制造商泛滥的状况”。

业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直言:“国家政策可以对已经进入国际市场的国产品牌器械给予支持,比如实行财政补贴,丰富融资渠道,如果政府能够给购买国产医疗器械的医院提供相应的经济补贴,相信实际促动作用会更明显。”

其实,在采访中,诸多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期望能够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推动民族品牌企业发展。

“购买西门子、飞利浦等品牌医疗设备都非常昂贵,而国产医疗器械在价格上占据优势,国内医院还是非常期望国产医疗器械真正有所突破,能够与国外垄断企业相抗衡,这对购买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李工程师说。

《中国科学报》 (2014-07-30 第7版 医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