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4-7-1 13:01:12
选择字号:
中青报:选人方向出问题 考试工具再完美也没用

 

每年夏天围绕高考的任何话题一不小心都可能会成为社会新闻。今年能够震动全国的,当属发生在河南杞县、通许的高考替考案件。

由于央视的报道,从这个中原腹地农业小县引发的河南全省大审查,竟然一下子清查出了165名违纪,其中127名替考的大案,数十名相关工作人员被调查。新闻挖掘随后从组织团伙、武汉替考大学生、被替学生和家长、主监考老师、办理证件和报名手续的地方工作人员等,牵扯出一连串的人物事件。不断爆出的一些猛料,总能令人心惊肉跳。

虽然目前案件还在调查之中,尚未结案,而社会舆论早已哗然,各种批评充斥网络。民众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其破坏高考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愤怒和不安。作弊团伙和替考枪手胆敢以身试法,理应严惩不贷;但此案的关键是如果没有内部人员的串通参与,根本就不可能搞成。

历数近年来的几次高考舞弊事件,如2009年吉林松原的高考舞弊案,2008年甘肃天水的高考替考案,2007年河南郸城、安徽省砀山高考替考未遂案,以及再早些的2000年广东嘉禾、电白的高考舞弊案,多数事件背后都有“内鬼”作祟,都有钱权交易的影子。所谓考试腐败,指的就是考试系统的管理人员以权谋私、破坏考试规则以帮助一些人不正当获益的行为。这些年考试腐败已成了教育腐败中的重头戏。

考试腐败当然不仅仅限于高考。近些年,各类大大小小的资格考试,几乎是无一能够幸免,都出过事儿。如此残酷现实大体反映了当今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也说明了我们的考试制度还有不少问题和漏洞。

其实,考试与作弊的较量由来已久,古今中外皆然。中国是考试的故乡。自从老祖宗发明了考试工具用以甄优选才开始,就有作弊出现。科举考试之后,考试管理逐步规范完善,作弊和反作弊的智慧较量也在不断升级。怀挟、顶冒、换卷、暗传、贿藏等作弊记录多见于史书文献。古人在考试管理制度上没少下功夫,如清代的《钦定科场条例》,科举考试管理制度之细密严谨几乎到了风雨不透、水泼不进的地步。

除此,清朝还建立有考试管理之外的“磨斟”制度,也就是从各个环节的外部复查和监督机制。这些严管制度,看上去比我们现今的高考管理制度还要复杂严厉得多。但舞弊事件少了吗?没有!由此看来,光是靠管和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考试舞弊问题。

持续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带给今天的教训就是,考试内容和导向才是更主要、更关键的因素。如果选拔人的方向出了问题,考试工具再完美也没用。正如《钦定科场条例》的管理条款再细密严厉,八股试题设计得再精致公平,也无法避免科举走向衰亡的道理一样。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高考舞弊事件,还是要从改革大学招生录取制度上想办法。

写进了“教育规划纲要”的高考改革方案酝酿已久,迟迟未出。无论最后选定怎样的方案和路径,其方向是大体可以确定的,就是要走招考分离、多元评价、多通道录取和双向选择的道路。

这几天,辽宁女孩刘丁宁两度夺取高考状元的新闻引起热议。其去年以全省文科第一名被香港大学高额奖学金录取后,后因不适应而重返高中复读,今年再考又是全省头名。敬佩之余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让孩子再回炉接受一年的煎熬,以及其家人和老师365天的陪绑?去年考试成绩和名次难道不是已经证明了其能力水平了嘛?!开学才一个月,为什么就不能直接申请转学到北大?原因是我们的大学尚缺乏这样的以人为本的通道设计,制度创新跟不上。

面对河南杞县舞弊案件的诸多教训和反思,我们要不止于去亡羊补牢堵漏洞而是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推动本质意义上的高考制度改革。(原标题:选人方向出了问题 考试工具再完美也没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