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赵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6-6 9:10:18
选择字号:
荒漠化防治的新挑战 探索可持续的治沙途径

 

■本报见习记者 赵广立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如果要一口气说出10个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围城、沙尘、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这一串熟悉的词汇几乎可以脱口而出。这其中,沙尘、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都能找到同一个元凶,那就是曾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的荒漠化。

目前,关于我国荒漠化情况的官方报告,仍止于国家林业局于2009~2010年组织相关部门的单位和专家开展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截至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平方公里。两者分别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7.33%和18.03%。

对于一个从1979年就下定决心改善生态环境的国家而言(1979年我国政府决定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规划工程期限70年),这数字读来触目惊心。我国荒漠化现状如何?又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荒漠化仍是心腹之患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尽管学术上把中国土地荒漠化类型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盐渍荒漠化四种类型,但这掩盖不了人类活动是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人为因素既包括来自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又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的不当活动。

“过去强调人类活动的破坏作用,但荒漠化的自然根源是脆弱的生态环境。”董治宝提醒,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才造成了植被破坏,荒漠化现象开始出现、发展。

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的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双重影响。荒漠化也存在着逆转和自我恢复的可能性,同样,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及荒漠化逆转进程的长短受不同自然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地表情况和人为活动强度的影响。

监测显示,受过度放牧、滥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降水量偏少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川西北高原、塔里木河下游等区域的沙化土地处于扩展状态,但扩展速度已经趋缓。

世界上的荒漠地区,一般分布在南北纬15度~35度之间,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100多个国家都有荒漠分布。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国的荒漠地带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向北推进了大约10个纬度,以400毫米降雨线为界。8大沙漠、4大沙地大都盘踞在我国西北部地区。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都要面临20~38天的沙尘天气,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百亿元。除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外,全国30个省区都有沙化土地分布,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困扰。

国家林业局2011年1月发布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下简称《公报》)显示,监测分析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沙化的严峻形势尚未根本改变,土地沙化仍然是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公报》同时指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植被总体上仍处于初步恢复阶段,自我调节能力仍较弱,稳定性仍较差,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人为活动对荒漠植被的负面影响远未消除,超载放牧、盲目开垦、滥采滥挖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破坏植被行为依然存在;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象灾害(如持续干旱等)频繁发生,对植被建设和恢复影响甚大,土地荒漠化、沙化的危险仍然存在。

《公报》总结称,土地荒漠化、沙化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加大力度,加速荒漠化、沙化防治刻不容缓。

再次摸底普查

2014年初,我国正式启动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以期通过遥感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及时掌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的最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预计此次监测工作将于2015年6月完成。

“中国是系统开展沙漠化研究较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长期监测荒漠化的国家。”董治宝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以往的荒漠化监测结果,为国家认识沙漠化的成因与过程,以及制定荒漠化防治规划,如重点防治区域、防治措施的选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认为本次荒漠化普查将提供两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是准确评估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为更有效地防治荒漠化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更准确地认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荒漠化中的作用,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孙保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更加完善的调查数据无疑对此后相关研究、荒漠化防治、生态建设而言都非常重要,而地面调查与遥感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调查手段,能够保证调查数据的实用性。

“在对荒漠化情况的摸底普查中,还可能会引用一些社会统计数据,这些调查手段得到的调查数据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出入。不过正是需要不同方法的相互印证与证伪,才能保证整个调查过程做到严谨、细致,得到的数据才更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孙保平说。

尊重自然

中国的沙漠化防治工作在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中一路前行。在蓝天与黄沙中探索治沙的方式,在风沙纷飞的大漠寻求治沙的答案,这无疑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防沙治沙的知识还比较有限,因此人们在沙漠和沙地上单纯地种植了大量的杨树和榆树。虽然短期内也起到了一定的防沙作用,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荒漠化的治理不仅仅是单纯植树这么简单,更不是一项短期的事业,而需要长期的坚持。”孙保平说。

“我们先后开展过多项大型以生态恢复为目的的生态工程,如‘三北’防护林、京津冀治沙防沙工程、三江源等重要水源地的保护工程,这样的国家行为、生态文明建设行为,基本都是选择一些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开展重点治理。虽然某些地区暂时控制住了荒漠化的扩张,但于大范围的荒漠化区域而言,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孙保平说,防治工作不能忽视荒漠化生态系统作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前提。

当前,虽然沙区荒漠化面积已经连续多年实现了净减少,但是局部问题仍在扩展,治理难度也日益增大。而且,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治理成果极易发生逆转。

“一旦治理成果发生了逆转,要挽救回来是非常困难的,可能需要再付出几倍、十几倍的努力。因此在脆弱地区,进行农业畜牧业或其他生产过程时需要非常小心。必须要以保护维持生态的基本平衡作为基本出发点。”孙保平说。

董治宝则指出,北方部分地区沙漠化大面积逆转,既有防治的作用,也有气候的作用。“降雨量的增加和大风的减少对缓解北方沙漠化和沙尘暴是很关键的因素。”

“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自然恢复对沙漠化的全面逆转也是很重要的。人类采取的防沙措施只是一方面,沙漠化防治中最大的问题是要充分尊重自然,实现可持续。”董治宝说,尊重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二是注意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董治宝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宣传的一些防沙治沙先进典型,如内蒙、陕北等地,都是通过植树造林,大都以巨大的水资源消耗为代价,不可持续也不可能大面积推广。“未来的沙漠化防治需要对已有的防沙工程进行全面评估,探索可持续的防沙途径。”

探索因地制宜的可持续防治之路

“过去的防沙治沙,更多的是国家想做的工程,是规划设计人员想做的工程,而并不一定是老百姓真正愿意去做的事情。所以今后,应该把当地百姓的利益作为治沙的出发点,调动当地百姓的积极性。”孙保平说,“如果我们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为了防护而防护,没有生产发展,那么荒漠化的防治工作就不会有持续性,最终的结果还会是昨天的样子。”

库布齐沙漠经过多年的治理,目前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也验证了荒漠化的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工作。孙保平认为,社会力量的介入、沙产业的涌现给这片荒漠注入了绿色的动力,代表着可持续防治的发展方向。

“我认为这个转变不会特别困难,但需要从政府层面引导,包括政府支持、优惠政策,特别是土地管理政策。”孙保平说,在当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各地土地流转方式各不相同,实际上限制了整个防沙治沙工程方式的转变。

“要把防沙治沙真正纳入当地的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孙保平指出,不仅要把生态保护与经济活动相结合,还要涵盖科学的管理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可持续的沙产业。

孙保平解释说,因地制宜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尊重当地自然生境、保护当地特有物种、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另一方面是指要注意尊重当地的人文环境。

“尊重民族习惯,与防沙治沙、发展沙产业也有很大关系。只有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当地的自然规律,了解了当地文化,才更容易达到理想的发展状态。”孙保平说,因地制宜就是要将当地物种的保护与发展,跟我们的技术有机地结合。

“沙产业构想认识到沙漠中的资源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对沙漠及沙漠化土地既开发又保护,协调沙漠化防治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董治宝认为,沙产业虽然不能认为是解决沙漠化问题的终极手段,但至少应当是未来沙漠化防治的方向。

“这种认识上的飞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人类今天已经可以利用新能源技术、节水技术、生物技术、农业技术等开发利用沙漠资源,妥善协调防沙与地区发展的关系,以获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董治宝说。

沙产业如何阻击沙漠化 

对于身处荒漠化灾害严重的地区而言,生态移民是再熟悉不过的字眼。然而,沙逼人退,只能让肆虐的流沙更加横行无忌。如何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合理、充分利用沙区资源,增加百姓收入,达到治沙与收益双赢的目的,是防沙治沙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各级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产业拉动治沙已经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沙区产业,让农牧民脱贫致富,反过来拉动防沙治沙步伐,不仅能够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防沙治沙的资金问题,而且可以调动沙区人民的积极性。目前,陕、甘、宁、蒙、新等省区已经在发展沙产业、草产业迈出了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在库布齐沙漠腹地有一片资源富集的湖泊——哈拉芒奈湖。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发现,在沙漠中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甘草药材的种植。这样不但可以绿化沙漠防沙治沙,而且可以发展中药材现代化。正是凭借沙产业的发展,王文彪打造出了全新的亿利资源集团,成为进军新行业的重要跳板。

新疆是典型的戈壁沙漠地区,属于干旱区、重干旱区,缺水程度为全国第二,太阳总辐射也居全国第二位,新疆充足的阳光为发展沙产业提供了保证。作为农业生产占绝对比重的地区,新疆有着甘草、沙柳、梭梭、山杏、沙枣、沙棘等丰富的沙生植物资源,这些沙生植物资源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在治沙新理念不断探索和研究中,人们发现更多与沙有关的资源可以利用。用于固沙的沙柳不仅可以入药、制作板材、加工成饲料,而且在越来越注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今天,沙柳有了更多的价值。原来,速生灌木沙柳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习性,3年成材,越砍越旺,如果不砍掉长成的枝干,过不了7年,他们就会成为枯枝。而2吨沙柳至少相当于1吨以上标准煤的燃烧热值。针对沙柳优良的燃烧性能,用它进行生物质发电,已成为新的工业时尚。

据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介绍,防沙治沙有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实施一项工程,致富一方百姓。这是因为,老百姓的贫穷是导致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有的放矢地治理荒漠化。民间流传一句话:“老百姓不富,流沙治不住”。发展沙产业是解决土地退化、防沙治沙非常重要的议题。

与沙相伴多年的人们,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科学利用资源,逐渐探索出一条防沙、治沙、用沙、变沙害为沙利的新路,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1984年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预言:中国西部16亿亩的沙漠戈壁每年将会为国人创造几千亿的财富。钱学森先生的沙产业理论,就是遵循“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创造财富”的发展原则,利用沙区日照长、温差大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技术,搞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摘编自中央新影《大漠长河》)

 肆虐风沙  猛于瘟疫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由于气候和人为原因造成的荒漠化问题正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蔓延。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果不对荒漠化问题进行有效防治,肆虐的风沙就会吞噬地球,灭亡人类和文明。

美国中部原本为印第安人狩猎的地方,由于移民的过度垦荒,加上旷日持久的干旱,裸露的土壤无法吸收雨水,没有植物和根茎的加固,土壤被雨水从山坡上冲进大海,使得数百万公顷良田被毁,1940年大约有25万人迁出美国中部。

1993年5月3日,这一年的最后一次强冷空气在中亚的卡拉库尔湖一带生成,并迅速南下。两天后一道“风沙墙”袭击了我国新疆东部、甘肃河西、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地区,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踪、264人受伤。据粗略估算,我国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沙尘暴不仅可以翻山越岭,更能飘过海洋。撒哈拉沙漠的尘土便穿过地中海,沿西西里岛一路入侵希腊西部,使拥有“西方文明发源地”美誉的历史名城雅典也蒙上了灰尘。

沙尘暴就像瘟疫一样困扰着北美、澳大利亚、中亚以及中东所有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澳大利亚的海滨城市悉尼,被沙尘暴染成橘红色天空,以至于很多居民担心世界末日即将到来。

(赵鲁)

民勤沙事

甘肃民勤,东邻腾格里沙漠,北接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西连祁连山,是中国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

民勤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三国时被马超、韩遂占据,亦称关西。两千年来,河西走廊由游牧区变成了历代王朝屯兵备战、戍边固疆的前沿阵地。历史远去,家园不会远去,而今,它是民勤人在黄土高原上防沙治沙的寸土必争之地。

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腹地,民勤面积2385万亩,沙漠面积1205.88万亩,荒草地面积969.12万亩,绿洲面积仅210万亩。其中腾格里沙漠在民勤境内的面积315万亩,占腾格里沙漠的4.9%;巴丹吉林沙漠在民勤境内的面积885万亩,占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的13.5%。

尽管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等生态工程,逐渐遏制了当地持续恶化的生态,扭转了局部区域的环境,但截至2012年,民勤的荒漠化面积仍占土地面积的94%,荒漠边缘仍以每年3至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

土地的荒漠化逼着民勤人大量植树治沙,而过量的植树又会造成地下水位继续下降、土地继续沙化,民勤人陷入了矛盾之中。民勤唯一的地表径流是石羊河流入红崖山水库中的水,这对于整个民勤来说太少了——大量土地沙化,地下水位下降,民勤无水可用。

据说,民勤的小学中,有的老师在开学时会在黑板上写上一个“沙”字——这些老师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们民勤问题的所在——什么是“沙”,老师说,“水少为沙”……

两大沙漠,三面包围,民勤的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年均风沙天气139天,沙尘暴天气37天。

“民勤不是甘肃的民勤,是全国的民勤。”石羊河流域和民勤的生态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曾先后十五次做出重要批示,并在2007年亲临民勤,做出了“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指示。

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保卫战全面拉开。从植树造林、工程治沙到关井压田、全民节水,民勤人对沙漠的侵袭进行了顽强地抵抗。

在这个被视为中国治沙“桥头堡”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名中外志愿者会聚于此,通过捐助、植树、宣传等方式,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此外,不少人更是将自己的网名直接改为“梭梭族”,每天利用QQ群和微信朋友圈,倡议身边亲友们低碳生活,用节省下来的10元钱,去西北的荒漠上种一颗梭梭。

在各级政府和各类民间公益团体的努力下,处于中国治沙前沿阵地的民勤生态环境正在出现好转。青土湖曾经是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曾一度是民勤境内最大的湖泊,也一度成为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握手”的地方),如今地下水位逐渐上升,2010年首次形成湖面,2012年水域面积更是达到15平方公里,被视为民勤生态好转的重要标志。

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分析,民勤县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169.9万亩减少到2163.45万亩,净减少6.45万亩,荒漠化程度正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发展。(赵鲁)

《中国科学报》 (2014-06-06 第14版 调查)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