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5-19 11:39:41
选择字号:
罗三中研究员:“从大到小”与“以小搏大”

罗三中
 
■本报记者 杨琪
 
最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化学所)研究员罗三中课题组启动了第三类酶仿生氨基氧化酶小分子催化剂的研发。
 
在这个领域目前全球仅有一例相关成果,并且限制性极大,其研究难度可想而知。
 
“挑战难题,我们将研究其中真正的化学问题。”罗三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不断超越自我,寻求科学本真,这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这位刚刚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一线科研人员,言语中流露着对科研无限魅力的痴迷。
 
机缘巧合 爱上“冷门”
 
“从大到小”和“以小搏大”,罗三中用这8个字概括了自己的十年科研路。
 
小分子催化研究是一个全新的催化体系,单就“个头”而言,与他之前从事的酶催化研究相比,分子量从动辄几十万个变为几十至几百个。另外,小分子催化颇具原创性,他与团队希望能够“师法自然”,向自然界学习酶催化。因此,在研究思想上,他们寻找大课题的小切口。这又引出了“以小搏大”——从小问题入手作出大有用处的研究成果。
 
“从大到小”到“以小搏大”,作出原创性成果,罗三中给出的最有效的公式,是勤学。
 
“1.001365 = 1.44”。每天进步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但只要日积月累,终能取得巨大的成果。
 
1999年,他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津培开始研究生学习。参与了程津培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授王鹏在绿色有机合成方面的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合作项目。加入这个团队时,罗三中是个名副其实的“新人”。
 
什么是绿色有机合成?什么是小分子催化?那时这些课题鲜有人研究,刚刚入门的罗三中甫一掌握互联网“冲浪”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浏览国外科技期刊网站,他对刚刚兴起的小分子催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那时,国内科技论文查阅渠道远不如今日迅捷、方便,罗三中便请留学国外的师兄师姐帮忙下载电子版论文。
 
其实,这一研究方向并不在导师程津培院士的研究领域中,甚至可以说是相去甚远。
 
除了导师点拨外,罗三中更多地是靠自己摸索。2000年初,全球首次发表了两篇绿色有机合成领域的论文,令罗三中印象深刻。“可叹自己那时掌握化学知识不足,摸不透从何处下手”。
 
之后数年,有机小分子催化研究逐渐热起来,并成为公认的催化新领域。“发展新一代不对称催化剂一直是我的核心研究主题。”罗三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也曾迷茫 再度“修炼”
 
2006年,是罗三中进入化学所工作的第二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程津培院士和罗三中发展了一类新型高效的离子液型不对称小有机分子化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成为年度热点文章。这也是他独立科研之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不对称催化合成是制药工业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方法。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是继过渡金属催化剂后一类重要的不对称合成催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和无重金属污染等优势。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可循环利用的小分子催化剂是当时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这项工作不仅发展了一类新型的不对称Michael反应催化剂,同时也为开发其他类不对称催化反应提供了有益借鉴。
 
那时的罗三中只是入所不久的助理研究员,科研经费是他“东拼西凑”的。但他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干就干。“现在想想,万一自己没有作出点东西怎么向所里交代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罗三中成长很快,成果斐然。可他并没有像人们认为的那样风生水起——3年后,已身为副研究员的他却开始有点迷茫:“我的科研生涯该何去何从?”
 
这恐怕是他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作为中科院的老牌大所,化学所每年参与研究员职称竞聘的人数高达200多人,可是名额却仅有几名。不能成为研究员,就无法招收博士生,所有研究资源都将捉襟见肘。
 
既然困在局里,倒不如放下。于是,他再次赴斯坦福大学访学,在国际一流专家的指点下“恶补”过渡金属催化知识。
 
“调整之后,我的信心更足了。想清了我应该做什么。”罗三中说,“或许,原来你在圈里做不错,但能否与国际同行对比?能否比他们做得更好?”
 
重新回到化学所,他给自己开出了良方:笃实,甩开膀子,真抓实干。2010年,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当时我国化学研究领域最年轻的获得者,一时传为佳话。
 
“酒香不怕巷子深”
 
罗三中的办公室门背后贴着一幅漫画:一位科学家手持论文,蓄势待发,他必须冲过重重关卡——道路两边是手持狼牙棒、斧头、利刃的审稿人。
 
经历来自审稿人的打击,这大概是每一位科研人员都会遭遇的。“曾经,一位前辈曾经送给我一句话:‘Chemistry speaks for itself.’如果是篇好文章的话,那么酒香不怕巷子深。”反复思索,罗三中更加坚定要做纯粹的化学、本真的化学。
 
这也正是导师程津培所提倡的,要做“根深蒂固”的化学。现在,他对自己的学生亦是如此要求:不要赶科学界的“时髦”,沉下心来,学会发现问题,“往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在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资助后,罗三中并没有立即快马加鞭,反而放慢速度,带课题组驶入“慢车道”:用近3年时间对研究领域重新规划,他们既要将原有基础发扬光大,同时又将从小处着手探索重大科学问题。
 
他希望“小分子能有大用途”。比如重磅药物紫杉醇的实用化学全合成,比如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高效催化降解等。
 
“越是深入,我们发现可扩展的空间越大。未来,仿生小分子催化剂将能够与国民经济结合,用于手性药物研发、手性化合物等功能分子的形成。”对此,他信心满满。
 
《中国科学报》 (2014-05-19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