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吾
爱德华兹和两名试管婴儿
大约一年前,春天快要离开的时候,曾给很多孩子“带来”生命的一位老人在安详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这位名叫罗伯特·爱德华兹的剑桥大学教授还有一个称号:“试管婴儿之父”。
2010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表示:“爱德华兹领导了从基础性发现到今天成功的体外受精治疗的全过程,一个全新医学领域诞生了,他的贡献代表了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赫格说,全世界大约有10%的夫妇遭受不育症的折磨,这给这些家庭带来了痛苦和创伤。单纯药物治疗对众多不育症的疗效非常有限,但这一切都随着体外受精技术的产生而得到解决。
体外受精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大约20%到30%的体外受精卵最终可以发育为胎儿。跟踪研究表明,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出生的孩子在健康方面和自然受孕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差别。
爱德华兹1925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曾随英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他于1955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主题是:小鼠胚胎发育。
那段时间,他第一次有了人类体外受精的想法。1958年,他受邀成为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并开始收集从外科手术中取出的卵巢组织,设想从中采集未成熟的卵细胞,将它们在试管中培育成熟后受精,再植入子宫。
1968年,爱德华兹开始与临床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合作。两人当时在曼彻斯特颇为偏僻的奥尔德姆总医院搭了个实验室,开始了隐居似的研究工作。“我们仔细讨论了研究中的细节、安全以及伦理问题,同意平等合作,仔细从事我们的工作。如果患者或儿童出现任何危险,则停止工作,但我们不会因模糊不清的宗教或政治原因而停止。” 爱德华兹事后回忆。
从事这一研究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如何让卵子在人体外成功受精,这让爱德华兹屡试屡败。这时,爱德华兹的同事、生殖生物学家巴里·巴维斯特已在隔壁实验室找到使仓鼠卵子成功受精的方法,这给了他灵感。爱德华兹突发奇想:何不将仓鼠受精的方法运用在人体卵子受精上?这种方法最后竟然成功了。
这一消息传开后,惹来学界关于伦理和安全性的很大争议。不仅如此,如何让受精成功的卵子在细胞培养皿中成长为胚胎,并最终将其移入子宫,成为了爱德华兹面对的又一难题。 “大多数稍具理性的科学家在遭受如此多打击后,可能就会放弃了,”巴里说,“但他们还是选择继续走下去。”
事实证明,爱德华兹的坚持终获回报——1978年,他借助体外受精技术帮助一对9年无法受孕的夫妇生下了女儿露易丝·布朗——全球第一个试管婴儿。而在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之前,罗伯特始终以大无畏的气度面对外界所有的揣测和质疑。
他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约翰逊后来回忆:“我们那时并不确定爱德华兹做的事是否正确,也并不想让自己与这事牵扯太多。”但他却又被爱德华兹的想法征服,觉得“他鼓舞人心又有远见” 。
在巴里看来,爱德华兹多年来致力于试管婴儿研究的动力,不在于追逐名利和财富,而是想为深受不孕症困扰的女性提供点帮助,“他一直认为,这是一件值得他去做的有意义的事”。
除了诺奖之外,爱德华兹收到的最特别的一份礼物,应该是在诺贝尔官网上贴出的一段文字信息,那是一个因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男生送给罗伯特的祝福,他写道:“爱德华兹医生,感谢予我生命!”
《中国科学报》 (2014-05-16 第12版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