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玉良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4-5-5 11:16:46
选择字号:
复旦校长杨玉良:大学应与地区联动服务国家发展

 

■杨玉良

大学与其所在地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从欧美国家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大学的进步与区域的发展是同步的,大学承担起了促进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任务,在社会的创新活动中占居重要地位。地区为大学办学、吸引人才、改善校园周边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与合作发展平台等全方位的支撑。因此,区校合作是一种大学和地区共同发展,进而为国家发展大格局服务的理念。这一理念的落实,需要大学和地区把合作放在国家总的经济大格局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去定位。在当前我国各地区促进发展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应认真思考如何走出区校合作的形式主义,步入共促发展的实质路线。

谈到大学与地区的关系,一定要对其历史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二战结束以后,大学在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凸显;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大学与地区经济以及工业界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在美国,大量的企业将研究中心设在大学里,利用大学的科研力量做研发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战后美国能够在科学和工业上居于领先地位,这种合作功不可没。

当前,中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文明提升、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都需要转型,国家要求大学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和科技创新。从美国斯坦福大学经由区校合作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可见,一流大学必然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进而引领和塑造整个社会的创新文化,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国家和自身在全球地位的确立。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发展特点,大学也需要探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以复旦大学为例,在与上海市杨浦区的深度合作中,我们提出了配合加快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居民社区“三区联动”的发展理念。

在总结“三区联动”经验的过程中,大学必须始终保持思考和实践的前瞻性。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学与地区的联动形式。

在我看来,大学应该整合资源,立足科技创新,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建立大学科技园是为了在社会和学校之间建立一个节点。在区校合作中,科研成果转换为产品主要由企业来做,大学的功能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政府则主要起到协调和制定政策的作用。大学应当努力协调校内资源,聚焦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依托产业化论坛、产业化信息平台和大学生创业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复旦大学科技园就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效果显著。

大学应该充分发挥知识、科技、文化的辐射能力,塑造地区发展所需的文化形态,推动地区综合立体发展。进一步说,就是将学校高品质的学术与文化成果向社会辐射,承担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对于社区而言,合作价值不仅在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在于一种适合地区的创新创业文化的塑造和辐射。大学不仅应当与社区协调好关系,而且应该对社区的文化发展产生影响,通过多种手段提高社区文化水平。

大学应该提高站位,树立领头思想,在区校合作发展的同时,着力为国家全局发展服务。大学和地区的合作是否有意义,要看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能否发挥好服务、引领的作用。合作不应当仅仅限于地区局部,应当充分认识国家全局的经济产业关系,在宏观上把握好,在更大的格局中进行规划设计。复旦大学积极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与国家各高精尖领域的合作,形成了国家、地区、大学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的区校合作模式与当前中国模式的探索一样,需要在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两个轨道上并肩前行。复旦大学与杨浦区的合作只是中国区校合作共促发展的一个范例,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而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自身的建设发展,而是要在更大的视野下,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主动担当起引领城市创新文化、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创新能力建设的责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并作出新的贡献。(作者系复旦大学校长)(原标题:《大学应与地区联动服务国家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