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来,每当进入5月,曲少军心里便有一个闹铃响起——调水调沙。不管手头工作有多忙,他总是随叫随到,永远把防汛和调水调沙摆在第一位。
■史俊庭 赵何晶
认识曲少军的人都知道,他科研水平高,对黄河的情况非常熟悉。同时,为人谦虚,工作认真,待人诚恳。
作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泥沙研究所的总工程师,他还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的全河劳动模范。
了解曲少军的人还知道,他喜欢忧国忧民。因此,大家笑言他为此把背也忧驼了,头发也忧没了。
学习的力量
“不断地学习,保持敏锐的触角,是我们应对黄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基础。”这是曲少军的经验。
1989年6月从河海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硕士毕业后,曲少军抱着对黄河泥沙研究的浓厚兴趣来到了黄科院泥沙所,他的研究之路就此起航。
“参加工作不久,在黄科院北院老学术厅,有一次老所长吴以敩介绍他的水保研究体会,竟然是要选好书,反复读。”时隔多年,回忆起科研道路上的关键时刻,曲少军对此仍历历在目。
在以后的研究中,坚持读专著成了曲少军的习惯。钱宁的《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学》,王化云的《我的治河实践》,还有《麦乔威论文集》等治河经典都是他反复研读、反复思考的“红宝书”。曲少军说,他们的结论经得起推敲,常读常新。
除了读书,曲少军的学习途径还有很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向专家和同行借鉴他们的思考方式;坚持阅读学术期刊,了解行业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经常就学术问题与同事展开讨论,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之中,捕捉灵感的火花。
心中的“闹铃”
2002年黄委首次进行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曲少军作为技术骨干,全程参与了该项试验的预案编制、实时调度跟踪、后评估等各项科研工作。那一年,他获得了黄委颁发的“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2年来,每当入5月,曲少军心里便有一个闹铃响起——调水调沙。不管手头工作有多忙,他总是随叫随到,永远把防汛和调水调沙摆在第一位。
年年调水调沙,曲少军年年编制预案,一路奔波跟踪水流,连续作战投身后评估。
通过对前些年小浪底水库异重流塑造期原型观测资料的系统分析及模拟,2010年,曲少军和他所在的团队向黄委防汛办公室建议,提高小浪底水库冲刷型异重流排沙效果。该建议在实际调度中得到了采纳,当年调水调沙期小浪底水库排沙比达到了137%,是2002年实施调水调沙以来排沙量最多的一次。
2012年7月下旬,黄河干流相继出现两次编号洪峰,由于洪水来源于黄河多沙粗沙区,如果处理不当,会明显增加水库和下游河道的淤积。洪水发生后,曲少军和同事立即启动多套数学模型进行方案计算。通过比选和综合分析,确定了处理洪水泥沙的原则,提出了小浪底水库调节水沙的方式,并预测了下游河道洪峰增值情况。然后,他们及时提交了2份技术分析报告,为最终确立小浪底水库调度方案提供了技术参考。
站在巨人肩上
曲少军说,他最近在阅读有关易经方面的书籍,读着读着就联想到了科研。历史上,老子、孔子、诸葛亮等都是易经的集大成者,修研颇深,运用自如,后人难以企及。“打开易经这扇智慧大门的钥匙并未流传下来,如若后人真正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定会有更为透彻的领悟。”曲少军说。
在黄科院泥沙所,一贯有以老带新的传统沿袭。曲少军性情温和,这样的性格让他得以广泛继承众多老专家的长处。如今,他脑海中“传帮带”的念头也十分明朗,希望年轻人能够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对年轻人的培养要做到无悔,不愧对,不遗憾。”曲少军这样要求自己,他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去经历,去成长,为他们走向科研舞台的前台创造条件。
在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曲少军更坚定了决心,要紧紧抓住黄河水沙情势研究和黄河水沙运行规律探索不放松。他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定有厚报。
《中国科学报》 (2014-04-18 第11版 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