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俊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17 10:46:42
选择字号:
巧用“猪—沼—菜”“猪—沼—果”“猪—沼—粮”模式:
河南省农科院:科技让猪场粪污变害为宝
 
■史俊庭
 
“老彭,你这两棚西红柿好吃不,今年销售咋样啊?”
 
“你还别说,用了这沼液、沼渣,番茄好吃还好卖,一个棚能卖四五万啊。”
 
这是记者日前在河南省西平县盆尧镇徐杨村采访的时候,听到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直和日光温室经营者彭富德之间的对话。
 
彭富德和他的儿子在徐杨村承包了两个日光温室,主要种植西红柿。走进日光温室,抬头可以看到悬挂在棚顶的沼气灯,低头可以看到三十公分宽、十公分高、用水泥修整的渠道,渠道上每隔一定距离,都会有一个带简易阀门的出水口,正对着一行行两边种植着西红柿的垄沟。
 
“每隔十天半个月,后面养猪场的沼液沼渣都会通过管道输送到大棚里浇菜,还不用花钱。”彭富德说。
 
彭富德说的养猪场是西平丰源牧业有限公司的种猪场,该养猪场1200头能繁母猪,一年出栏育肥猪24000头。该公司董事长张满堂说,对于这样规模的猪场来说,粪污的处理是个大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借助河南省农科院“52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与西平县政府开展“院县合作”的契机,开展了针对猪场粪污的“猪—沼—菜”项目研究和推广工作。
 
在丰源牧业,记者看到两个总容量900立方米的沼气罐,张满堂说,这两个沼气罐所在地就是他们投资536万元建设的沼气站,用来处理猪粪便和发电。“在夏天,沼气站一天的发电量可以维持公司半天用电。”张满堂说。
 
陈直向记者介绍了整个项目的流程:来自猪场的粪便首先被输送到沼气站,在有益菌的辅助下,猪粪便经过较快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而经过发酵的沼液、沼渣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猪场隔壁的日光温室内。
 
同行的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博士邢宝松说,温室内的沼气灯不仅能够延长植物的光照时间,还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输送到日光温室的沼液沼渣,也改良了土壤的理化特性。
 
在徐杨村承包了四十个日光温室的村民杨红典说,这个地方原来是林地,土壤偏碱性,刚开始建棚的时候根本犁不动地。自从用了一年的沼液、沼渣之后,土壤疏松了很多,地下害虫也少了。
 
“俗话说货卖一张皮,浇过沼液、沼渣的蔬菜品相很好,很好卖,还节省种菜成本10%~20%。”杨红典说。
 
西平县畜牧局高级畜牧师耿永献说,西平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3年存栏生猪107多万头,出栏136多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36.97亿元。该县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养殖粪污的处理和环境污染的压力。针对这个现状,“猪—沼—菜”模式应运而生。
 
西平县副县长张磊告诉记者,通过两年的准备和实施,该模式已经成熟,并开始向西平全县推广。目前,该县的其他乡镇也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了“猪—沼—果”“猪—沼—粮”项目。
 
河南省农科院畜牧所副所长白献晓研究员说,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养殖场粪便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困扰养殖业发展的难题,“院县合作”项目研究提出的“猪—沼—菜”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同类地区具有很强的示范推广意义。
 
陈直告诉记者,他已经成功将该模式推广到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在该镇的河南丽群养殖有限公司,公司老板冯绍银将处理过的沼液、沼渣用来浇他承包的200多亩马尾松。让他欣喜的是,这不仅解决了让他头疼的猪场粪污问题,还让原来生长很缓慢的马尾松的生长速度快了不少。
 
《中国科学报》 (2014-04-1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