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17 11:00:54
选择字号:
高考招生:地方保护主义的是与非

 
城市的承载能力、经济发展、环境因素等限制了一个城市的准入人口,因此地方保护往往是当地政府的行为,并非高校所能左右。
 
当地财政出钱的高校就要为当地人服务,就要多招收当地生源,其实是一种画地为牢的做法,并不能达到更好地为本地服务的效果。
 
■本报记者 温才妃
 

京外减招政策的出台让部分学生、家长揪心,也引发了人们对招生中地方保护主义的猜想与批判。图片来源:www.quanjing.com
 
高考招生名额分配,从来就是一个敏感话题。
 
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编报2014年市属高等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要求,2014年市属高校要结合首都实际,按照本市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要求,京外招生计划的安排稳中有降,同时调整京外各省市区的计划安排,适度增加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
 
据悉,北京农学院已确定今年京外减招10人。北京各市属高校也已收到市教委下发的该校本科招生“建议人数”。多所高校招生部门负责人反映,“建议人数”所体现的招生趋势的确是“稳中有降”。
 
这项政策的出台,让部分想考取京校的外地学生、家长揪心,也引发了人们对招生中地方保护主义的猜想与批判。
 
市属京校减招何解
 
“大概5年前,四人间的宿舍通常有1至2名外地学生;如今,出现了一个宿舍安排4名北京学生住在一起的情况。”北京某市属大学辅导员王燕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通常学校会把不同地域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宿舍,以便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化交流,但因近些年外地生源招得少了,于是便出现了北京学生“包圆”的宿舍。
 
记者了解到,早在六七年前,北京生源持续减少,北京市教委曾一度鼓励市属高校扩大外地生源的招生比例,但随着北京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这一政策逐渐被废弃。
 
不可否认,招生看似大学里的“家务事”,但实际上与地方政府紧密相关。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首席专家劳凯声告诉记者,有很多影响“调剂性招收”的因素,譬如城市的承载能力、经济发展、环境因素等限制了一个城市的准入人口,因此地方保护往往是当地政府的行为,并非高校所能左右。
 
加之,市属高校由当地政府拨款,因此在许多人看来多招收本地生源似乎“合情合理”。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招生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的事实。
 
据劳凯声介绍,北京市属高校除了招收本地考生外,也会招收一定比例的外地生源,招收外地生源属于“调剂性招收”。比方,北京在某省省属高校招收一定比例的考生,反过来某省省属高校也会在北京招收相应比例的考生,通过互换的手段实现高校生源多元化。
 
“但此次北京市教委政策的出台更多地表现出单向性,只强调了收紧的一面,并没有强调交换或交流的一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别敦荣说。
 
在他看来,尽管政策旨在通过减少外地生源进京达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但大学生进京只是临时性地在京接受一段时间的教育,并不能与日后留京画等号。“该政策实际上反映出来的是教育上的地方本位主义,可能不仅达不到控制人口的目的,反而还会助长北京市高校生源本地化的趋势。”
 
“度”在哪里
 
就在北京市教委发布通知几日后,上海市教委也发布了一项与招生报考相关的通知。为了鼓励上海市考生积极报考外省市高校,上海市教委宣布将实行6项优惠政策。其中,考生报考外省市高校最多可获20分加分投档,自愿填报外地高校并且被录取的考生可获一次性补贴1000元。
 
同是汇集了优秀教育资源、人口即将达到上限的超级城市,北京与上海一堵一疏的作为,使得人们不禁要问,市属院校招收本地生源与外地生源的比例,究竟该如何把握“度”的问题?
 
劳凯声认为,大学招生本身并没有“度”的要求,大学的目的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只要能录取优秀生源,大学本身是可以不问户籍所在的。
 
别敦荣则认为,所谓的“度”并没有恒定的比例,而在于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与外地高校的融合程度。
 
他解释说,人们一般的理解是,当地财政出钱的高校就要为当地人服务,就要多招收当地生源,其实是一种画地为牢的做法,并不能达到更好地为本地服务的效果。照此进行,北京生源本地化后,将可能使北京青年因较少接触到全国各地的学生带来的地区文化,成为一个自我封闭的群体——缺乏全国意识,无法起到领导和服务全国的作用。
 
当然,北京高校也可以选择向国际开放,“但向本国的外地开放尚且无法做到,又谈何向国际开放的心胸与气魄?”在这一点上,别敦荣认为,北京市属高校应当有气魄向全国开放,而非仅仅为北京服务。
 
在他看来,上海的做法值得鼓励,把上海生源推向全国各地接受教育,他们学成归来后回到上海,可能更好地理解全国各地文化,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上海。
 
但他同时提醒,吸引上海生源“走出去”应该拿出更有效的措施,例如,对于绝大多数上海家庭而言,500~1000元的奖金显然达不到鼓励学生出沪的目的,如果能以免学费或资助全部学费的形式鼓励上海学子到外地求学,效果可能会更好。甚至可以采取上海高校与外地高校合作办学的形式,既鼓励学生去外地就读,又允许他们在读期间回上海高校接受一两年的教育,进而推动上海市高校与全国高校的融合。
 
部属院校招生地方化原因复杂
 
实际上,相比较市属院校陷入的地方保护主义之争,部属院校的地方保护主义为更多人所诟病。
 
北大被人送牌匾——“北京人大学”,复旦被人戏称“上海复旦大学”“阿拉复旦”……部分教育部部属高校招生地方化时至今日仍高达30%~50%。几乎每年两会都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指出,招生名额上的地域歧视、分配不公平等问题。
 
劳凯声表示,部属院校地方保护主义是导致社会不公平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属院校的经费来源、办学目的等等,从设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全国高等教育的问题,而不是为了某一个地区培养人才而服务。本地生源过多,不但与部属院校的办学功能相违背,而且在办学公平问题上,对老百姓无法交代。
 
然而,部属院校招生地方化却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
 
前些年,一些部属院校下放地方,采取教育部与地方共建的模式。所谓共建,就是由教育部、当地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劳凯声指出,地方政府出资后想要分一杯羹,最直接的举动就是为当地争取更多的生源,“之所以要更多生源也是基于就业、发展等因素考虑的,是利益上的博弈与制衡,而这些并非大学所能左右”。
 
随着现代教育发展,即便是非共建的部属院校,也不能回避为地方服务的责任。
 
别敦荣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强调部属院校为地方服务,首当其冲的就是多招收当地生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明它为地方服务的立场。因此,部属院校在为地方服务和为国家培养英才两个目的上,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矛盾。
 
此外,一些部属高校还由于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不能摆脱多招本地生源的困境。如某部属院校合并了多所省属院校,由于原来的省属院校本地生源占多数,因此其招生政策必须保证相当比例的本地生源。
 
正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使得部属院校被冠以“XX人大学”“XX地大学”的戏谑之称。
 
取决于顶层设计
 
同样棘手的还有破解部属院校招生地方化的对策。专家们表示,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尚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
 
但国外的一些做法,或许能给国内高校以启发。据别敦荣介绍,美国有一类院校,名为“national”,其实并非国立的意思,但该类院校不问学生的出生地,只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成绩和求学意愿,择优录取;而另一类名为“regional”,即地方院校,往往由州政府出资,在定位上保证了招收相当比例的本地生源。“美国对院校进行分类的做法,对国内部属院校怎么做到‘national’,而不是被‘regional’,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劳凯声则表示,尽管当前大学无法摆脱计划招生的束缚,但是可以尽量缩小制约的因素,发挥大学的功能。比方说,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部属大学,在招生录取中可以更客观地评价考生,对考生做更多的比较后择优录取等等,从而逐步消除大学之外的限制因素。
 
但他还强调,现阶段要解决招生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更多地还是取决于政府,而不是大学。“政府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应该小心作出选择,该强调公平的时候应该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公平,而不是追求眼前的、暂时的本地利益。”
 
“当一个城市人口达到极限,是否非得控制大学招生?能否不动大学招生,而动其他方面?控制大学招生之后,是否会违反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控制人口是一个综合问题,在我看来,以上问题都值得商榷。”劳凯声说。
 
《中国科学报》 (2014-04-17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