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王珊 记者 冯丽妃
茂名PX事件余波未平,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在百度百科上捍卫PX词条的举动,再次将PX之争引向关于毒性与安全性的话题讨论。PX项目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确有一些科学问题需要澄清、普及,其背后隐藏的信任危机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关专家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PX的化学毒性相比,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监管、安全防范,特别是如何重建公众信任,应该成为政府和社会更多考虑的内容。
公众的信任危机既包括对科学普及的不信任,也包括对政府监管的不信任。重建公众的信任,政府和公众都有责任。
PX安全≠PX项目安全
“PX的‘低毒’性并不表示生产过程是安全的。”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认为,我国很多环境问题就像河流污染一样,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近年来频频曝光的癌症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PX的安全和PX项目的安全是不能等同的。”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林章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尽管PX低毒的化学性质已经澄清,但要考虑生产过程中污染的可能性。
在李真真看来,部分公众的抵制行为其实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自我保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对此解释,就像一个人曾被伤害过,可能会将保护反应迁移到很多其他方面,甚至会出现过度反应。“PX项目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从厦门、什邡到启东、宁波,多地的PX事件无不引发一系列群体事件,并最终以政府妥协、项目搁浅而告终。而这一系列事件均折射出公众对于PX项目的担忧所在:技术是否安全,更重要的是监管机制能发挥何种效果。
“当经济发展日益依赖技术带来的好处时,管理与时俱进就应当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李真真说,而这正是我国较为薄弱的方面。
“茂名PX事件中,地方政府只有真正承诺并做到监管到位,或许会成为解决整个化工行业安全问题的一个案例。”林章凛同时强调,人类文明离不开现代化学品,而化学品是能够实现安全生产和利用的。
“信任度低,容忍度就低”
针对中国PX项目的实施运行,相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除了要加强政府监管,重建公众信任至关重要。
“信任度低,容忍度就低。”李真真说。她以英国疯牛病事件为例强调了重建信任问题的重要性。1992年,疯牛病在英国暴发蔓延。4年后,英国政府为养牛户支付的赔偿费达到8.5亿英镑。而疫病发生当初,英国政府组织的专家论证却声称,疯牛病不会引发大的问题。这让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公众对政府的负面感受要远高于谈“牛”色变。
“公众缺乏信任,政府就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重建公众的信任。”李真真说。
在多次PX事件中,“盲目”和“片面”一直是被附加在参与抵制活动的公众身上的字眼。“公众对环境安全的考量更多地源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知。”李真真认为,因此政府在决策之初就应当把公众作为利益相关方,考虑到其利益诉求,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政府需要改变其思维习惯。”
有专家指出,政府与公众就公共事务进行良好沟通、互动而达成共识,不乏可供借鉴的案例。例如在新加坡,居民与PX厂区仅有一条马路之隔,但并没有发生频繁的群体事件。
重建信任不容易
然而,重建信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重建信心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傅小兰说,“经过长时间努力培养的信心,可能会被身边一件真切的小事打碎。”她指出,而这需要政府作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并有足够的耐心。
“恢复或重建信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李真真认为,政府要改变现有的决策方式,在项目论证阶段,不只由科技、经济等领域的专家论证,还应当考虑所有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包括社区公众的参与。
在受访专家看来,重新建立起公众对政府和科学的信任,必须要把项目的各个环节做到公开透明,与公众开放诚实地交流。
“PX项目是一个社会应用层面的问题,要想使当地老百姓理解,首先需要做到相关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其次需要既有科普方式的根本转变。”李真真说。
她进一步指出,科技共同体应该更主动地与公众沟通,避免形成过度追捧或不必要的误解甚至恐慌的局面,以重建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与此同时,李真真表示,在监管方面,要想将监管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问责制,应避免把监管变为一种捞取个人好处的权力。
“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把公众吸纳进来。”林章凛说,只要管理得好,PX项目的安全性没有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4-04-11 第4版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