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立场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4-4-5 9:58:04
选择字号:
教育报:对“就业质量报告”与其挑刺不如建言
 
日前,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分别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同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针对其内容完备性、信息公开化及公信力而做出的评价排名。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情况与其社会声誉并不相称,部分被认为是国内顶尖名校的高校却排名靠后。有人对报告质量表示担忧,但也有专家表示,从报告的发布看到了高校未来发展的希望。
 
按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报告内容完备性、信息公开化及公信力的测评,就业质量报告的质量总体不尽如人意。客观而言,就业质量报告是第一次组织编制发布,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缺乏固定的体例和格式,统计口径、指标系数、时间节点等要求不一,确实存在明显的纰漏,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否定就业质量报告的理由。媒体或以部属高校年报平均分“不及格”,或以公信力有待提高为题进行报道,虽然说对其中的部分事实,但负面思维倾向强化了人们对就业质量报告的失望感,蒙蔽了事情的真相。
 
作为新生事物,就业质量报告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有一个进步的过程。面对新生事物,如果只一味要求它完美无缺,对其不足之处大加批判,既不是科学务实的态度,也不是求真务实的做法。笔者以为,针对就业质量报告,不要着急泼冷水、下定论,而要多看一看、想一想,给予其应有的地位。换言之,你可以不关心过问,任由其自生自灭,但千万不能在新事物萌芽时便一声棒喝,企图一棍子将其打死。
 
应该看到,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既是高校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和举措,对进一步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强化以生为本,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门以就业为抓手,督促高校主动公开就业质量信息,势必会增加高校就业工作的透明度,充分调动高校进一步自主配置资源的能动性,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为了更好地办好教育,首先需要理解教育,有必要树立一种新的观念,即增量教育观,追求教育的稳中求进。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制和发布工作刚刚起步,理应立足实际,需要量力而行,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教育改革需要舆论监督,教育发展离不开公众参与。中国要想真正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不仅需要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变革,也需要高等教育系统外部支撑体系的建构,还需要饱含豪情去推动教育发展的志士仁人。争论不可怕,真理愈辩愈明。只有激烈地讨论、公开地辩论,让更多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心声,最终所出台的政策、方案才会趋于公平合理,才会让群众获益、受惠和满意。民间机构积极关注高等教育,及时测评就业质量报告,是对教育部门、高校编制和发布就业质量报告的监督,有助于及时发现失误或不当,促进信息公开科学化。教育部门及高校理应积极回应,直面问题,整改不足,只有这样,才会实现政策初衷,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