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科峰
3月24日,教育部下发通知,2014年专项计划招生规模由2013年的3万名增至5万名,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学校为主的本科一批高校承担。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山西、甘肃等10省区。预计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
毫无疑问,针对贫困地区的学生进行专项招生计划,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据2011年的数据统计,农村大学生所占大学生比例已经不到20%,重点高校的比例则更低。而上世纪80年代,高校大学生中的农村生源曾占到30%以上。也就是说,近些年来,“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高校寒门学子俨然已成“稀缺物种”,很多农村学子试图依靠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教育部提出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招生人数,无疑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扶贫”。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近年来寒门学子难上好大学?究其原因,这和当前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存在的教育不公有很大关系。城市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开始,接受到的教育大都比农村孩子要更完善,师资力量更强大,图书馆等各类课外学习的场所更多,也就是说,从起跑线开始,贫困地区的孩子就已经落后于发达地区。在学习天赋差不多的情况下,更好的老师、更好的学校、更好的教育,显然意味着更好的成绩。在当前主要依据高考成绩作为进入大学的评价标准的现实情况下,寒门学子在总体上自然难以与城市的学生相匹敌,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教育公平的问题却始终未能解决。在很多时候,寒门学子并不缺少天赋,而是缺乏机会。教育部日前的专项招生计划规模的扩大,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克服高考的不公平,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进入大学,但显而易见的是,专项招生计划,或者说特招,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要想让更多的优秀寒门学子进入大学,教育部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此前,在“撤点并校”的风潮中,贫困地区的一大批中小学被裁撤,现在看来显然不科学。因此,教育部门理应从“起跑线”开始,从中小学教育开始,保障寒门学子的教育公平。比如,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于贫困地区的教育拨款,加强其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加快基层中小学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并通过发展在线教育的方式,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共享“名师”教学等等。尽管对教育部门来说,相较于大学特招,这些事情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但对于下一代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来说,这却是不能忽视的工作,更是解答并解决“寒门学子都去哪了”的唯一方案。
《中国科学报》 (2014-03-27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