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3-14 9:48:50
选择字号:
王麦林:为科普,再出一把力

 
2013年,这位“老八路”将自己几乎毕生的积蓄——100万元人民币无偿捐赠给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设立了中国科普界第一个科学文艺创作奖励基金……
 
■本报记者 郝俊
 

▲王麦林在家中。郝俊摄
 
王麦林,一个并不为公众所熟知的名字。然而对于中国科普事业而言,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却是一位理应被历史铭记的人物。
 
2013年,在家人支持下,王麦林将自己几乎毕生的积蓄——100万元人民币无偿捐赠给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设立了中国科普界第一个科学文艺创作奖励基金——“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基金”。此举入选由中国科协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可以说,她的整个后半辈子都奉献给了中国的科普事业。”科普界不少人这样告诉记者,但又补充说,“王老本人恐怕不愿过多宣传捐赠的事情。”
 
3月7日,记者见到了这位一贯低调行事的“科普老奶奶”。满头银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围在颈间的丝巾让她看上去更显精神,近三个小时的采访,王麦林如讲故事一般将往事娓娓道来,对细节的清晰记忆让人感佩。
 
从“老八路”到俄文翻译
 
王麦林1925年出生,卢沟桥事变后学业中断。举家撤回河北雄县,父亲建议她参加抗日群众团体“妇救会”,因为领导该团体的主任是保定女子师范学校的一名教师,可以先跟随她们学习工作。
 
从此,王麦林离开只生活了四五个月的老家,至今再也没有回去过。
 
1938年的最后两天,在王麦林的人生中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12月30日,她在河北肃宁县完成入党宣誓,当时尚不满14岁;第二天,领导找到与她一起宣誓的5名同志谈话,让他们跟随八路军120师,前往大清河北,开展群众组织等工作。
 
就这样,王麦林开始了从军生涯,一路随八路军120师行军、打游击,作为一名小宣教战士,在冀中区、晋察冀、晋西北和陕北等极其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生活了整整三年。
 
1941年底,延安革命根据地在各个部队选拔人员进入“抗大”学习。王麦林入选,在寒冬腊月一路走到延安,进入“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学习。俄文大队是我军为了在抗战反攻阶段与苏联联合作战而设立的专门培养高级俄文军事翻译的机构。
 
王麦林在延安的俄文学习生活一直持续到1945年抗战胜利,其间与“革命伴侣”张开帙喜结良缘。张开帙曾在空军机械学校学习飞机与航空发动机专业,抗战胜利后,受命奔赴东北创办航校,王麦林随之参与建校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夕,苏联帮助中国开办六所航空学校,并派来878名苏联专家协助工作。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立即要求国内迅速抽调俄文翻译。王麦林参与了这项重大工作,并在空军成立后的1951年出任空军司令部翻译科科长。王麦林的翻译工作,对我国建国之初的空军建设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1955年,王麦林成了一个没有军籍的军队干部。据说,这是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除女医务工作者和女通信人员外,其他在部队工作的女同志一律不予授衔。
 
对此,王麦林只能无条件服从。没有军衔,意味着她成为了一名地方干部,虽然仍穿着军装,但这让她感到工作很不方便。于是,经领导同意,她选择带职去北京俄语学院进修。
 
从犹豫到热爱
 
正是在俄文翻译方面的多年积累,让王麦林结缘科普。
 
进修期间,中华全国自然科学普及协会来到空军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寻求干部,空军领导推荐了王麦林。
 
“对这个工作我一开始并不想接受,因为我不懂科学。”王麦林感到非常不解,“虽然在空军工作时懂得一些航空技术知识,但对其他自然科学技术则一概不懂,怎么能担任这项工作?”
 
她一开始想另寻出路,曾联系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对方非常欢迎。无奈当时的北京交通极为不便,上班路上要花去近两个小时,这个问题难住了王麦林。
 
“我也不能一直耗着不工作。”王麦林告诉记者,她只好硬着头皮去了《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辑室,成了科普阵营的一名新兵。
 
王麦林上任之时,《知识就是力量》正值艰难时期,印数从创刊时的20万份跌至4万份,编辑室为此忧心忡忡。
 
王麦林了解到,这本杂志翻译自苏联出版的《知识就是力量》,前五期是苏联编辑部专门为中国读者而编,广受欢迎。而此后的杂志文章并非专为中国读者而写,领导却依然要求全文照译,一个字都不能改动。
 
除此,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杂志刊登了大量政治性文章,少了很多有趣的科技知识类文章,而大炼钢铁的技术和粮食高产等方面的文章,“内行不用看,外行看不懂”。
 
如此一来,杂志忽略通俗普及科技知识的定位,脱离读者,印数自然下降。
 
王麦林提出了“洋为中用”的办刊方针,在翻译介绍世界各国新兴科学技术的同时,传播国内新发明、新发现,让读者开阔眼界、启迪智慧。奋斗三年,《知识就是力量》的印数增长了三倍。
 
知识的确给了王麦林更多的力量,渐渐地,她开始爱上了这份原本陌生的事业。然而好景不长,“文革”开始后王麦林被扣上阶级异己分子、叛徒、特务等大帽子,遭受非难。直到“四人帮”粉碎,王麦林才重新燃起希望。
 
1978年,王麦林调任中国科协科学普及部任副部长。全国科学大会后,她发起组织我国首次科普创作座谈会,对“文革”期间认为搞科普是不务正业、追求个人私利等错误思想进行了批判,为科普迎来新的春天。
 
1979年,在其积极推动下,中国科普创作协会成立,王麦林当选秘书长。其间,她为中国科普事业做出多项开拓性工作:创办我国首次全国优秀科普读物评奖工作、筹办首次科学漫画和科普书刊插图展览、首次农村科技致富科普美术展览……
 
浓浓寄托情
 
在职期间,王麦林很少有译作问世,被称为“一位在许多书、刊、文、图中付出大量心血,然而却没有留下自己姓名的人”。
 
离休后,王麦林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普译介工作中,先后翻译出版《他们登上金星》《在地球之外》《为了人人晓得相对论》等科普图书,共计40余万字。除此,还在各类科普杂志上积极翻译、撰写文章,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谈起“王麦林科普文艺创作基金”的设立背景,她说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很难在科普方面做更多的实际工作,所以希望以这种方式,“为科普创作的繁荣再出一把力”。
 
寥寥数语,却饱含着王麦林对中国科普事业的浓浓寄托。通过这项专门的奖励基金,她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科普创作,特别是科普文艺的创作。
 
“科普文艺作品作用大、宣传面广,因为其可读性比较强,所以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王麦林说,科普文艺作品中不仅仅包含科学知识,还有人文精神的体现,更容易被人接受,“科普题材,其实就是主旋律”。
 
回顾科普历程,王麦林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虽然都不精深,但都懂一点也是不错的。这样能让我变得聪明一点,要不然,我可能还是一个‘小八路’。”王麦林笑声爽朗。
 
《中国科学报》 (2014-03-14 第12版 视界)
 
相关专题:2014两会科教之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