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4-3-3 9:29:02
选择字号:
我国空间光学遥感器辐射定标技术30年走三阶段
我国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辐射定标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技术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1990~2000年。那时,我国科研力量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确定技术要求和分工,引进和研发关键定标设备条件。
也是在这一阶段,我国初步实现了发射前和在轨阶段的定标主要技术流程,成功建设了“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和定标专业实验室等基础设施。
此后10年为第二阶段,以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投入业务化运行为主要标志,太阳反射波段和热红外波段的在轨绝对辐射定标不确定度分别稳定在5%~8%和1K~1.5K的水平,最佳结果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同时,军民业务光学遥感器均成功实施了发射前和在轨阶段的辐射定标,部分遥感器实现了星上定标,形成了独立和较为完整的定标技术体系和专业技术队伍。
2011年,这项技术发展进入第三阶段。这个领域中的科研工作者们面临着超光谱、高分辨、宽覆盖、全球立体观测、主被动结合等新型载荷的定标技术挑战。
《中国科学报》 (2014-03-03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