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大玮 来源:中国改革报 发布时间:2014-2-27 14:02:01
选择字号:
专家详解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适应与减缓并重
 
编者按 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对于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气候变化及其适应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为了帮助各级部门和全社会多方面深入了解《战略》的背景、宗旨和内容,全面落实《战略》提出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组织曾参与起草和讨论《战略》的专家学者编写了系列解读文章,中国改革报将陆续发表。
 
近百年来世界与中国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原来是指统计意义上气候平均状态的巨大改变。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地球运动和天文因素等自然原因造成的,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因素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所说的气候变化特指除自然气候变化之外,主要由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由于发达国家长期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近百年来,全球经历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3年9月27日公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报告决策者摘要的主要内容,指出全球地表平均气温1880年~2012年约上升了0.85℃。气候变暖还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危害加大和海平面的上升。世界气象组织2013年7月3日发布报告称,21世纪最初10年是自1850年有现代测量数据以来最热的10年,这其间全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气候极端事件,导致约37万人死亡。
 
中国的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与全球一致,1951年~2004年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3℃,大于全球同期平均增幅。全国平均降水量的变化不显著,但时空变化特征明显。20世纪50年代以来,华北和东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干旱加剧,南方和西部地区降水量总体增加。大部地区极端高温增加,极端低温事件整体减少,但近年来局部地区频繁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洪水频发,台风登陆次数虽然没有增加,但强度与危害明显增大。
 
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气候是最活跃的环境因素,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水资源、粮食安全、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由于以生物为生产对象和主要在露天进行,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相对脆弱的产业。虽然气候变暖使得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所改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促进了光合作用,但华北、东北、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的气候暖干化导致水资源日趋紧张,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日益加重。南方降水增加和台风活动强度增大导致洪涝灾害及其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发生,西北则频繁发生融雪性洪水。高温热浪的危害加剧,低温灾害虽然总体减轻,但霜冻灾害却有所加重。气候变暖还使得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向北扩展,发生提前,危害期延长;土壤有机质、农药和化肥分解速度加快,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加。有关科研表明,由于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相对贫乏,如不采取适应措施,气候变化将导致未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一定程度的减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不同区域和季节的降水分布更加不均。在气候暖干化地区,尤其是华北,可利用水资源量急剧减少,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南方降水量虽有所增加,但季节变化加大,既存在雨季严重洪涝,又存在季节性干旱,有时还发生旱涝急转,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增加,调度更加困难。气候变暖融雪加快虽然暂时缓解了近期西部地区水资源紧缺,但也增加了未来水资源的不确定因素。水温升高还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环境恶化,各地已发生多起饮用水源污染事故。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森林树种结构与分布改变,阔叶林向更北更高扩展,物种适生地整体北移。降水减少地区的森林向旱生化演替,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森林、草原火灾与虫鼠害加重,部分地区荒漠化加重。旱涝急转加剧了南方丘陵山区的水土流失。气候异常和极端事件频繁发生使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些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气候变暖和经济全球化使得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更加严重。
 
气候变化对海岸带和海洋的影响
 
沿海是我国人口最密集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水体受热膨胀和极地冰雪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升高,风暴潮、海浪、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对海岸带的威胁明显加重,沿海红树林整体北移,部分海岸的红树林退化。台风登陆次数增加虽不明显,但强度明显增大,对海洋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威胁。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还导致海水酸化,影响海洋生物发育与珊瑚礁退化。海水温度升高加剧了近海赤潮灾害,海温异常还是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暖虽然有利于高寒地区人群出行与活动,与寒冷相关的某些疾病减少,但总体上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多,尤其是低纬度地区。热带风暴、热浪、洪涝等极端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身安全与健康;气候变暖使媒传疾病分布范围扩大和整体北移,传播季节延长,强度增大。气候变化将改变农产品营养结构和优势产地分布,使人们的食欲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人体养分摄入和健康水平,尤其是气候变化敏感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
 
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与工程建设的影响
 
气候变暖使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冷空气活动与风速减弱使雾霾天气增加,水温升高加速水体富营养化,使得城市环境更加脆弱,需要调整城市布局与规划,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气温升高,降水时空分布改变,冻土层变浅,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对交通、供电、通信、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产生显著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期延长,地基、防水、隔热、通风等许多工程技术标准需要修订。
 
气候变化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暴露性强的旅游、交通运输、采矿等产业对气候变暖与极端事件更加敏感。气候变暖有利于高寒地区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发展,对低纬度炎热地区不利。降水减少严重制约高耗水产业,雾霾天气增多和水体富营养化要求对高污染产业采取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农业生产布局改变影响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降水时空分布、太阳辐射和风速的改变影响到水电、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格局。气候变化导致不利因素为主的产业就业机会减少。气候变化使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禀赋与环境容量差异扩大,加剧国家间和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及贸易的不平衡。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地区甚至产生气候贫困与气候难民。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危机。为此,联合国在1992年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世界大会上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采取全球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挑战。
 
适应气候变化的意义
 
适应和减缓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减缓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与增汇,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适应是“通过调整自然和人类系统以应对实际发生或预估的气候变化或影响”(IPCC),是针对气候变化影响趋利避害的基本对策。由于气候变化的巨大惯性,即使人类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把全球温室气体浓度降低到工业革命以前的水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仍将延续一二百年,人类必须采取适应措施,在气候变化的条件下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减缓与适应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应优先考虑适应。由于发展中国家现有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很低,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减排是长期、艰巨的任务,而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更为突出,适应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适应最初的定义来自生物学,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后来适应概念扩展到文化和社会经济等领域。
 
适应的内涵包括适应全球与区域气候变化的基本趋势;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后果,如海平面上升、冰雪消融、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改变、生态系统演替等。
 
适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人类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而不是盲目改造和征服自然。
 
适应是一个动态过程。自大气圈形成以来全球气候一直在演变,生物在不断的适应中实现物种进化。人类本身也是地质史上气候变化的产物:第四纪大冰期到来迫使类人猿从树上迁移到地面,在与恶劣气候的斗争中学会制造、使用工具并产生语言,形成原始的社会形态。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对气候不断适应,科技与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人类社会是在对气候不适应—适应—新的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适应并非都是消极和被动的,在一定的意义上,适应是生物进化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
 
适应涉及到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方方面面,但并非所有人类活动都属于适应行为。按照IPCC的适应定义,必须是针对气候变化影响,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进行调整的行为。
 
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总体上以负面影响为主。适应的核心是避害趋利。避害指最大限度减轻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的不利影响,趋利指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某些有利机遇。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长期坚持适应与减缓并重的方针。适应的长期目标是构建气候智能型经济和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这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专家组成员)

(原标题:《适应与减缓并重 构建气候适应型社会——— 专家学者解读《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之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