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届中国生物大数据统计方法研讨会近日在重庆举行。会议围绕大数据统计方法与传统统计方法的关系、生物大数据的特征与分类、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功能与运用等前沿问题展开专题报告和自由研讨。
会议由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社等致力于大数据研究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会上,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免疫研究所所长吴玉章等专家结合自身研究经历,指出国内生物大数据存在共享度低、缺乏标准、分析能力有限、医学和
复合人才缺乏等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必须加快推进我国生物大数据统计理论和技术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杨和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袁中尚认为,大数据更注重关联,有助于找到关系、产生假设,但毕竟不是严格的科学研究设计下取得的数据,可在借助大数据统计找到线索后,再运用传统统计方法作因果分析。
“生物大数据具有5‘V’的特征,即Volume(数量大)、Variety(多样性)、Velocity(高速性)、Value(价值大)、Veracity(真实性)。”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教授易东指出。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薛付忠认为,生物大数据的分类是必要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实时动态分类。
易东进一步表示,健康卫生数据已成为典型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将在临床辅助决策、医院质量监督、疾病预测、临床实验分析、个性化治疗以及公众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革命性作用。(胡红升)
《中国科学报》 (2014-12-30 第7版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