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讯(记者 成舸)近日,“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这一知名论断遭到了湖南大学控制学科教授童调生的质疑。12月12日晚,年届80的童调生应邀为该校师生作《国学对科学创新的启示》报告,他表示,中国古代不仅有辉煌的技术成就,而且有领先世界的科学,他呼吁国学界重视并加强相关研究,进一步开拓和深化对科学史的研究梳理,赢得了在座不少专家的认可。
童调生援引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对屈原《天问》的评价,称其是古代“宇宙学论文”。他解读了《天问》中隐含的对现代科学问题的思考,并分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领域逐一列举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他分析说,以现代科学的体系衡量古代科学时往往容易产生“错觉”,进而反驳了“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的观点,提出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应成为国学宝库之一。
童调生认为,董仲舒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理论占据政治舞台两千年之久,才是造成中国在现代科学领域滞后的深层原因,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都具有反作用”,而应重新梳理和认识“传统”,从国学中寻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思想资源。
作为湖南大学控制学科的开创者、首位博士生导师,童调生针对当前创造思维较缺失的现状,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科学艺术与创新等命题开展了研究。他介绍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在破除迷信、探索真理、德才艺并举等方面的论述及其对科学创新的启示,并结合自己在控制论领域开展科研和发表论文的曲折经历,强调了敢于质疑、屡挫屡战的精神对于科学创造的重要性。在三个多小时的报告中,童老以八十岁高龄始终精神抖擞,听众兴趣盎然,现场掌声不断,直至晚十时许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