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在8个国家(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西班牙、美国和马里)发现17145起埃博拉确诊和疑似病例,其中6070人死亡。
自今年8月8日WHO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后,埃博拉疫情引发全球关注。虽然目前疫情正得到缓解,但防控工作仍丝毫不能松懈,对于中国来说亦是如此。
全球一体化和现代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群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也加速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中国与非洲在劳务、商务、留学教育等领域合作紧密,曾多次出现疟疾等传染病自非洲输入中国的情况。对于埃博拉疫情,由于当前尚无批准上市的特效药物和疫苗,因此定量评估埃博拉出血热传入我国的风险,并梳理各种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优先顺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深入挖掘和利用国际客运、疾病监测等多种来源的数据,有助于综合分析与评估不同国家、不同传染病在不同时间段输入我国的风险。这对于科学防控输入性传染病疫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西非国家关于埃博拉疫情的相关数据可及性较差,且人口流动存在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定量评估埃博拉疫情传入我国的风险?笔者借鉴国际民用航空客运数据和持续更新的疫情数据,试图为疫情的定量评估提供一些建议。
研究发现,2013年第4季度从西非三国离境旅客为107113人次,其中3167人(3%)主要通过法国、比利时、阿联酋等8个国家的机场转机后,抵达中国大陆。假设今年第4季度与2013年同期的出行方式和人数不变,估计我国相关机场口岸平均每入境和查验国际旅客2235名,会有1名来自疫区的旅客;基于西非三国9月底的发病水平和2013年第四季度来华人数,预测今年第4季度可能传入我国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总人数低于1人次(0.54人次),其中利比里亚0.35人次、塞拉利昂0.16人次、几内亚0.03人次。若疫区发病水平上升或来华旅客人数减少,则传入的感染者人数呈相应程度的增加或减少。
虽然从上述数据来看埃博拉疫情传入我国的风险相对较小,但笔者认为,该疫情通过民航旅客传入我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在我国重点入境口岸开展高风险人群查验,在主要目的地城市加强监测,从而提高防控效果。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为应对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全球威胁,WHO已提出了相关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指南,建议各国采取适当的旅行卫生相关措施,降低埃博拉病毒在全球传播的风险。然而,WHO不建议对疫区国家采取任何的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避免对这些国家进一步造成更严重的经济、社会和人道主义的影响。
目前,我国未对西非国家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为应对可能的埃博拉出血热传入我国,相关部门已制定了一系列预案和防控方案,并将埃博拉出血热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要求做好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查验来自疫情发生地的人员和21天内去过疫情发生国家的人员,并对可疑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由于我国未指定疫区来华旅客的入境口岸,并且我国与疫情严重的西非三国无直达航线,疫区旅客均是通过转机来华,与其他国家的很多来华旅客一同入境。若检疫机构无法及时甄别哪些乘客来自疫区国家,便需要同时筛查很多入境旅客,才能发现来自疫区三国的高风险人群。反之,如果在西非疫区国家开展口岸离境的埃博拉出血热感染者筛查,可更早了解乘客的感染风险和行程,及早发现病例,提高口岸查验效率。WHO也建议在西非相关国家开展离境筛查,目前西非三国也启动了相关工作,但这些国家资源紧缺、人力有限,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有必要开展合作,支持西非三国开展离境筛查工作。
当然,利用客运数据开展的埃博拉疫情传入风险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无法获得旅客的人口统计学个案信息。其次,若不能及时获得全球最新客运量和航线数据,可能无法反映2014年最新的动态变化的客运量和传入风险。因此,应根据疫情动态变化,持续评估传入风险。而最新数据表明,西非三国的疫情开始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
(作者系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