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晓鸽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4/12/4 11:28:26
选择字号:
清华思政课引进“线上”教学
在线学习可获60%成绩 40%成绩可通过线下讨论取得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讲述教学改革实践。京华时报记者徐晓帆摄
 
昨天上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展示了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成果。从传统以“教好”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好”为导向,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在思政课上写诗、作画、分析热点事件、开展社会调查。让原本枯燥的思政课变成了“潮课”。
 
京华时报记者张晓鸽
 
■改革缘起
 
改变思政课被动灌输局面
 
“老师我不是看你不顺眼,而是不管谁站在这里上这个课,我都不喜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贵贤老师的课还没开始,就有学生到讲台前说了这样一番话。
 
王贵贤老师坦言,这就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学生的质疑和排斥。除了课上,课后的答疑时间,也有不少学生找到她表达自己的质疑。虽然没做具体统计,但王贵贤认为,持有这样观点的学生绝对不在少数。
 
为了转变这种排斥的情绪,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做了各种探索。
 
王贵贤老师介绍,除了在课堂上写诗、作画,她还让学生们试着从《共产党宣言》来探讨他们特别关注的社会焦点,比如医患关系、富士康跳楼事件。
 
同样,在肖贵清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出勤率也一直很高,因为肖老师的每节课上,四五个学生都要组成一组,在10分钟的时间内针对一个专题进行演讲,朝鲜核问题、医闹问题、南海主权问题都是学生在课上关心的问题,之后学生提问、老师点评,然后才进入理论的讲解之中。
 
■改革成效
 
传统思政课变为在线课堂
 
除了内容创新,清华还创新思政课的授课形式,借助互联网,将传统的“课上+课下”翻转成了“线上+线下”的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中文简称“慕课”)模式。今年9月22日,清华大学刘震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已经在清华大学的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上线。目前,除了1000名清华学子可以上这门课以外,校外也有逾万名学生在线听课。通过线上的作业、读书笔记、回答问题和讨论,学生们可以获得60%的成绩,而通过线下的讨论可以获得另外40%的成绩,“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自由度”。
 
据了解,明年春季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代史纲要》也要在互联网上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会于明年秋季学期上线,供校内外人士学习。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转换授课方式,改革教学模式,还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实行“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近些年来,清华大学先后有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也是全国首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级教学团队。
 
■改革成果
 
学子作业集展创新成果
 
日前,《“信仰·信念·信心”清华学子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果丛书》正式出版。昨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中展示了这一成果集。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丛书执行总主编艾四林介绍,丛书自去年3月起开始编纂,今年11月正式出版。由2011级到2013级清华学生的作业作品组成,涉及近2000名学生。
 
艾四林介绍,丛书包括九册:《清华学子的中国梦》、《清华学子的人生起航》、《清华学子学理论读经典》、《清华学子走近社会》、《清华学子谈理想信念》、《清华学子看改革开放》、《清华学子议国情》、《清华学子诗说中国近现代史》、《清华学子画说中国近现代史》。
 
“丛书精选了清华大学本科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品,按类汇编成册,真实地、集中地反映了近些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国高校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艾四林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