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稷故里谱写中国现代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新篇章 |
西北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纪实 |
|
■本报通讯员 张晴 记者 张行勇
瓦赫宁根大学教授在进行课堂教学。
学生站在了讲台,与师生互动。
创新实验学院一角。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忠主持的“农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标志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走向新征程。
多年来,根据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位于农业始祖后稷故里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服务国家需求,不断进行体制机制的系统、深层改革,在农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农林模式”,为我国农林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
使命:将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结合
翻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0年的办学史,无论在哪个阶段,她总是将自己的人才培养使命同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
风雨兼程80年,学校始终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为服务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农业现代化输送了16万人才。跨入21世纪,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由复合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承载着解决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使命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挑起了培养未来国家农业现代化所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重担,始终践行着农科类卓越人才分类培养新理念。
1999年合校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之初,学校以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为目标,在农学、园艺、动物科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起相应的课程体系与产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一套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将人才培养引入生产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创办了葡萄与葡萄酒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特色专业,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
2002年,该校开办了国家 与技术基地班,探索构建生物科学与农林学科相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大力加强生物科学基础教育,纵向上探索大生物基础学科与农林学科专业相对接,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相贯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横向上探索大生物科学与农林学科专业的融合与沟通,建立生物科学与传统农学衔接沟通的课程体系与专业协作模式,为培养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学科基础。
2004年,学校跨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突破传统体制机制,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成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2006年,学校全面启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改革。
2008年,按照“汇集优秀生源、整合优质资源、着力模式改革、培养拔尖人才”的思路,在全国农林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实施农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改革实践。新的体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农科专业教育壁垒,整合了学校传统农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地吸引了优质生源会集到农林学科专业,成为我国农林高校首家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2010年,学校承担了首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农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此项目为推进平台,学校把为国家培养高层次“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办学使命,落实到全校参与的教改实践中,将以往在农林拔尖人才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果,在人才培养中不断实践与完善。
2013年5月,学校以创新实验学院为基础成立右任书院,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书院制管理有效结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以优质生源自愿会集为基础,以培养农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以贯通式、个性化为培养机制,以书院制管理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新体制。
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现代农业创新人才既要具备 的核心基础理论,还要具备跨学科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
要达到现代农业创新人才的要求,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突破原有的专业边界和限制,按照培养有望成为未来农业科学家的需求重新定位教学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和讨论农科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的共性问题,大胆改革,按照厚基础、强能力、善思维、国际化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了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学校在前两年突出了生物科学核心课程的整合,强化了 素养;设置了研究型课程,学科交叉课程,独立设置了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通识课程模块;设置了全程化从创新实验项目到产学研基地、农业试验站等系列实践教学体系;选择了具有区域特性和学科相近性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展国际化课程的引入。
在实现学科交叉上,学校以生态系统认知为核心,整合了植物学、气象学、动物学、土壤学和生态学五门课程,在秦岭火地塘综合教学实习基地开展生物学综合大实习;围绕知识获取、能力提高和生态文明素养养成三条主线,丰富课程实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为打造具有农林特色的通识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建立了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自然环境与社会四个通识课程模块,设计了20余门通识课程供学生选修;自主建设了中华农业文明史、自然环境与生态文明等一批通识教育课程;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的“秦岭与生态文明”暑期教学活动,已成为学校与境外大学学生互访活动的品牌课程。
在国际化课程引入方面,学校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实施了优等生项目,瓦赫宁根大学教师来校为本科生授课。学校先后从瓦赫宁根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引进5批9位外教来校完整讲授了7门课程,通过本校随堂听课和专门到国外高校的课程教学学习,有4门课程实现了校内转化。
为了让高水平教师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实施了课程教学约定制度——即高水平教师的约定、教学内容与教改方式的约定、教学评价与制度的约定、教学激励措施的约定等。约定制度创造了良好、宽松的教改政策环境,使教师的教改活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有效对接。
实行约定制度以来,成功推动了130余门(次)课程的教学改革,生物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等10余门核心骨干课程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更新,产生了20门课程的新教程。
创新:“2+X”模式实现个性化培养
在拔尖人才生源的保障上,学院实行“择优”“自主”选择生源。部分学生通过高考提前招生录取进入;部分在新生入校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期望自愿报名,经过择优选拔进入。
全学程中,学生充分享有自主选择权,包括对培养层次的选择,即免试进入研究生通道或复合型本科通道;也包括对教学资源配置的选择,即选课程、选导师、选专业,选定培养方案。
生源选好了,怎么培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独创的“2+X”模式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何谓“2+X”模式?
所谓“2+X”模式,即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实施学科通识教育,加强学科素质基础,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在二年级末实行专业分流,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和学科专业,分类优化培养。第三年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完成专业核心骨干课程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在三年级末通过学业考核后一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完成本硕(2+1+2)、本硕博(2+1+5)贯通的拔尖培养;一部分学生自主选择复合性通道(2+1+1)完成本科学业。
这种模式,最大的亮点则体现在本科生在专业及个性化发展阶段可以与导师共同研究商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在确保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跨学科选择交叉类课程。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进行为期一年的科研训练。对于学术型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将研究生课程前移并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对接。
按照2+X的培养要求,学院构建了“两段三阶多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学科通识课程涵盖了数理基础、公共基础、人文通识和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拓展等方面,专业发展阶段按照学科专业分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开设模块化课程组。这种菜单式的课程配置方式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学科基础和人文学科的交叉,也将个性化的专业选择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
从大一开始,每一位学生都配备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包括了文化素质导师、学生事务导师、学业指导导师等,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业规划、学科兴趣以及养成教育。
从大二末开始,实行学术导师制度,重点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完成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到毕业论文的指导,实现学生科研训练与专业能力培养。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品格养成、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训练。
从大三开始,通过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培养关系得以约定。这种关系的确定使得导师与学生建立起一个长期的培养关系,有效地增强了导师对优质生源的期待,决定了导师的指导既包含了学业指导、知识能力发展的指导,也包含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和道德品格的指导。
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三农”情怀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打造了包含实验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在内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保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成为农科学生培养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该校构建了集校内科研平台、教学实习基地、杨凌示范区产业平台和学校试验示范站四位一体的实践平台。在校内,学校投资2.7亿元建设了植物生产园区、工程训练中心、动物医院、畜禽养殖场等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真题真做”,带项目做实验;依托试验示范站,构建“教学+推广”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让学生进入推广站、基地以及专家大院,与生产实际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杨凌示范区内建立了陕西省饲料厂、杨凌本香集团等31个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和农业第一线;在全国16个省(市)建立了22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
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校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实施综合性教学实习。如生物学综合大实习、动物生产类综合大实习,以及整合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课程的生物技术综合大实习,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校全面推行工程训练实习,所有本科专业学生均参加工程训练实习。其中农科、理科、经管文法类专业安排1周的工程训练实习,工科类专业安排2周工程训练实习,机械类专业安排4周工程训练实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现代工程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该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实践体系,以思政实践3学分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怀。如,学校在2012年启动的“田园使者”活动,每年选聘1000余名优秀本科生担任杨凌农业示范区“田园使者”和杨凌周边农业技术员助理,进入现代农业生产园地,开展农业生产和营销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广阔的农村天地接受“三农”教育,培育“三农”情怀。
赴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实践队的一位队员在日记中写道:“身为农大学子,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到田间地头走一走,不到试验台前动一动,不到农村看一看,就无法体会学农的责任和骄傲,暑期实践坚定了我们服务‘三农’的信念。”
特色:导师制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根据农业科研实践能力要求高、研究周期长的特点,按照学生的科研能力发展需求,学校创新性地构建了从自主实验到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再到导师指导下科研训练的渐进式、本研贯通的全学程科研训练。
这种创新形成了一年级自主进实验室,二年级选定导师、申请和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三、四年级做研究论文的全程科研训练体系,达到了学术导师一对一全面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使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实现了有机结合。
为保证导师指导效果,学校对导师招收创新班学生的条件、人数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对于导师指导科研训练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细化,每学期进行科研训练的时间累积不少于两周,考核合格后计实践教学2学分,导师的指导按照学校的相关教学工作量予以认定。导师指导学生的投入和培养质量也作为导师招收学生的重要参考内容。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导师对创新班学生的生源期待与指导学生认真开展科研训练得到了有效结合,从而确保了科研训练的质量。
学生的全程科研训练被纳入实践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创新素质与科研能力培养有专门课程依托。如对瓦赫宁根大学的科研基本方法、科研写作课程进行吸收引进,供学生必修。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考核被放在与课程成绩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学生是否能够进行贯通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对于考核优秀的学生在进入硕博和直博培养通道时,可享受优秀博士生源奖学金。
为支持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科研能力基本训练,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以项目的形式保障学生科研训练的开展。2008年以来资助实验项目共计216项,20项优秀项目获得补助。学校还通过校内科研平台,如国家和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带领学生参与农业前沿的科研项目,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和学习内容;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和农业生产第一线,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通过立体式的科研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创新意识都得到很大提升。通过对导师的问卷调查,94%的导师对学生培养总体质量比较认可,其中76.7%的导师认为学生培养质量很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这样评价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好,具有探索新事物意识和能力,有培养前途。”
正如康振生所言,学生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以2012届毕业生为例,321名学生中有72.8%的学生攻读研究生,169人进入校内硕博贯通培养通道,20名学生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8名学生被推免到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创新学院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122篇,其中SCI 、EI收录57篇,有15篇论文SCI影响因子超过3.0,最高影响因子达到9.6,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学生学科竞赛获得校级以上奖励94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52人次,省级奖项10人次,校级奖励32人次。
在公开发表论文、专利及科技获奖等方面,创新学院的本科生学术成果占到了全校60%。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科研潜质与卓越表现已经成为共性特征。今年10月,2008级学生常银成和2010级学生杨魁在导师裴志超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药物/siRNA双负载体系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影响因子为11.336,是首篇在学校实验室完成并被该杂志接收发表的研究论文。
示范:向农林卓越人才分类培养迈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按照会集优质生源,贯彻因材施教,构架农业高校专业教育、个性化培养与教育管理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制的初步成功,有效地检验了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线,以个性化培养方案为指导,实现了学科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衔接,本科与研究生融会贯通的教育模式,为进一步培养农林卓越人才提供了模板。
立足创新实验学院这个试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起,学校开始在全校推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一系列成功经验。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为单元的教改思想和教学组织制度在全校广泛应用,催生出了一批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的新课程和新教材;开发建设的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自然环境与社会四个模块的通识课程,在45个本科专业中应用,大学学习的科学方法等12门通识课成为全校的公选课;引进国外大学的科研方法与科研写作、数学欣赏等课程进入校内本科课程体系。
机电学院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专业从2011级学生开始实行分类培养。该院由7名专家组成评审小组,从科研思维、思想活跃度等方面对90名学生进行面试,选拔出28名学生进行成为农业工程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型培养,其余学生进行具备优秀实践能力的农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实行分类培养,该院从导师指导、课程设置、科研训练等环节都进行了系统规划。目前,首届拔尖创新人才班28名学生中,11名学生已确定保送到西工大、西安交大等“985工程”高校深造,其他学生正在积极备战考研。
2013年,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农科卓越人才分类培养理念纳入全校专业教育;建成右任书院,以书院制管理为平台,继续深入推进农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今年9月校庆期间,右任书院正式挂牌。目前,右任书院有创新实验学院、食品学院和葡萄酒学院共涉及农、工、理学的2000多名学生入住。书院以德育为先,倡导“立德树人”,引导教师进驻学生社区,设置了国学讲坛、西学论辩、名师讲坛、创新论坛、学科报告及基地教学等教育活动单元,成立了知行学社、学科兴趣小组等学生团体,从多层面延伸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空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成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兄弟院校的广泛认可。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总局出台的《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对该校改革的相关经验给予肯定,2014年该校申报的4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顺利获批。《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了探索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40余所兄弟高校先后来校访问交流,17所高校来人来函索取相关资料。教学约定制度等相关管理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的借鉴。
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步。历经10余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的不断改革和实践中,大胆探索和创新,追随国际办学理念,服务现代农业,逐步确立了农科卓越人才分类培养理念。学校通过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资源优化,贯彻因材施教,实施分类培养,创建了特色鲜明的“2+X”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成为我国农林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面旗帜。
《中国科学报》 (2014-11-27 第8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