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科技工作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新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创新思路、优化布局、转变作风、强化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西藏科技工作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目前,西藏拥有国有独立科研机构33所,民营科研机构10所,自治区、地(市)、县(市、区)三级农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184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实验室29个,高新技术企业27家,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5家。2013年共安排自治区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7亿元,争取国家资金1.19亿元,40个县(市、区)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县(市)考核,33项重大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
尽管西藏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科技人才资源储备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不足、科技投入总量仍然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洛桑江村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科技和人才两个支撑。为此,西藏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科技工作的决策部署,继续按照“建平台、攻专项、促转化、广普及”的总要求,坚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明确目标、注重成效、打造亮点”,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支撑引领农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更好地深化西藏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进一步创新工作内容和模式,提出如下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建立科技投入稳定支持与增长机制。目前科技投入已经成为制约西藏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建立西藏科技投入的稳定支持与增长机制,是当前和今后若干年的关键问题。一方面要加大自治区财政的投入力度(在现有基础上每年递增30%),加大中央财政对西藏转移支付中科技投入的比例;另一方面,更要鼓励更多的在藏企业加大研发投资,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提高全社会对科技事业的投入。
建立科技工作联席会制度。不同部门不同单位都有各自的科技发展计划,也有不同的主管部门的发展要求。作为西藏自治区科技发展的政府综合主管部门,西藏科技厅如何加强统筹协调,并与政府其他部门进行有效对接将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因此建议建立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和有关部门会商,统筹协调。这样既可以保证各部门的科技任务落实,也可以保证自治区的科技计划和任务能够顺利“落地”。
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角度推动西藏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西藏第一产业畸重、第二产业畸轻、第三产业不发达,具有典型的农业经济的特点。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根据当地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发展模式,具体为通过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工业基础、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等,使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迈出新步伐。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高科技产业基地、科技创业园、技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总的来说,西藏自治区内的科技创新平台比较贫乏,一方面由于西藏的具体区情,数量少、水平低;另一方面,相互沟通、协调、共享少。建议首先建立自治区内部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公共研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另外,建议自治区现有的创新平台积极“走出去”,在内地布点,或与国内的科技创新平台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
加强各级政府科技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三级科技管理体系,完善各级政府科技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地(市)一级科技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增设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管理等内设机构;强化自治区一级科技管理部门宏观规划、政策指导、环境营造、监督检查等职能,突出服务基层、服务民生,增设社会发展、科研平台等内设机构,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局、农牧科技发展中心和科技经费监管中心。
筹备成立科技援藏工作办公室。建议筹备成立“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援藏工作办公室”或“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援藏工作的协调工作,打造统一的科技援藏工作协调平台。
(作者袁志彬系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助理、中组部团中央第14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10月13日第A11(创新论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