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和军 刘新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1-24 11:11:55
选择字号:
追记土壤学家熊毅:相伴泥土一辈子

熊毅(前)在野外观察和采集土壤样本。

人物小传
 
熊毅(1910—1985),贵州省贵阳市人,著名土壤学家。1932年毕业于北平大学,1951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他毕生致力于土壤科学事业,是我国土壤胶体化学和土壤矿物学的奠基人,土壤发生和土壤资源研究、水稻土和土壤肥力研究、土壤生态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20世纪50年代起,带领百余名科技人员在黄淮海平原开展了土壤旱、涝、盐、碱及风沙等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和农业综合治理工作,在封丘县开创了以“井灌井排”为核心、水利工程和农业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盐碱地综合防治技术,为提高黄淮海平原的粮食生产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治理黄淮海平原盐碱地,使每年粮食增产上百亿斤
 
1964年,带着国家紧急任务,熊毅来到兰考。
 
同一年,焦裕禄在兰考逝世。而此前,这位“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决心为这座豫东小城治碱、治沙、治内涝,然而,26万亩的盐碱地问题并未彻底解决,他抱憾离去。
 
彼时,包括兰考在内的整个黄淮海平原次生盐渍化农田已发展到5000万亩,加上原来的盐碱化耕地2500万亩,总面积占到了黄淮海耕地面积的近三成,很多地方粮食甚至颗粒无收,已经直接威胁到社会稳定。
 
作为全国土壤盐碱化防治专业组副组长,熊毅在亲赴鲁、豫、冀等省实地考察后,从科学的角度,指出了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的主要原因,乃是以蓄为主的错误治水方针,大规模兴修只灌不排、重灌轻排的水利设施和平原水库,打乱了自然排水流势,导致浅水层地下水位迅猛上升,从而产生内涝、诱发大面积的次生盐碱化。为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宜灌排结合、综合治理。
 
在操作上,他首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灌排结合机井型工程——井灌井排,通过在盐碱地里打井抽水,降低地下水水位实现盐随水去,而打出来的地下水,还可用作旱季之灌溉。
 
这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很快在与兰考隔黄河相望的封丘获得了验证。熊毅指挥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的科研人员,在封丘县盛水源村打了5眼梅花井,然后在400亩的试验田上,通过打井改土示范试验,当年就达到了减灾增产的效果,小麦亩产由不足20公斤提高到110公斤。
 
1965年,在听取了熊毅的汇报后,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亲自部署,组织南京土壤所、地理所等10个院所的百余位科技人员,以熊毅为“指挥官”,在灾害最为严重的河南省封丘县和山东禹城县,各开设了10万亩的试验田。经过运用农学、水利学、生物学手段,开展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小麦亩产进一步提升到194公斤,这在当时是相当好的成绩。
 
试验成功后,成果不推自广,到改革开放初期,华北地区盐碱地面积减少了5000万亩,土壤次生盐碱化等问题基本解决,黄淮海平原每年粮食增产上百亿斤,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
 
选择土壤学研究,把所学贡献给国家,实现科学抱负
 
熊毅的父亲是早年留学日本的农学家,年纪轻轻的熊毅,已经意识到当时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吃饭问题,而要多生产粮食,就要对土壤、对肥料有科学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父辈的影响和鼓励下,熊毅大学专业选择了北平大学的农业化学。
 
1951年,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熊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在《我为什么要研究土壤》一文中,他写道,“我十分激动,心想一定要把自己所学贡献给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这正是可以实现我的科学抱负的时候。”
 
回国之后,熊毅承担的第一项科研任务是带队开展东北粮棉增产土壤调查,然后又马不停蹄地领导和参加了北方灌区和长江流域土壤调查,搞野外土壤调查,这与他以前在国内和美国学习的专业方向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但熊毅迎难而上,没有丝毫退缩。
 
他曾对学生说,“如果选择胶体化学作为研究对象的话,可能取得的成绩会大一些或更快一些。但最终还是选择土壤学研究,这是因为国家需要我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
 
熊毅回国时,其美国导师曾嘱咐,“你的著作要多用英文来写,以便我能尽早看到你的著作。”这句话他一直记在心里,但是多年来,由于他几乎以全部的精力承担国家任务,去解决生产建设中遇到的土壤问题,实在抽不出更多的时间亲自系统地从事自己专业特长的研究。对此他不无感慨:“我算过一笔账,是我写几本书对国家贡献大,还是培养几十个人,解决几十个实际问题贡献大呢?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我选择了后者。”
 
让普通农民用得上的新技术,这才是好的科研
 
1958年,考取了中科院研究生的莫淑勋十分高兴。来自河南郑州农校的她,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特地为自己准备了稍微像样的衣服。可是,报到的第三天,导师熊毅送给她的“见面礼”,竟是一套野外工作服和齐整的野外装备。第四天,这位来自湖南的年轻人被导师送回了自己的家乡——不是回去探亲,而是到湘乡东风人民公社参加长江流域规划土壤考察。
 
这就是科研?当时的莫淑勋并不能理解,这次考察的是水田,而她以前参加教学实习的对象却是旱地。一年之后,当熊毅亲自带她前往河南省长葛县坡胡公社孟排村调研时,她慢慢地懂了。
 
熊毅常常现身说法告诉学生们,要理论联系实际,与生产者零距离,将生产中的表观现象提炼到科学水平,进而推广到连普通农民都用得上的新技术,这才是好的科研。
 
从1932年大学毕业至1985年逝世,熊毅从事土壤科学研究53年。其间,不论社会如何变动,都没有影响他对探究土壤规律的热情。
 
年逾七旬的熊毅,在《光明日报》刊文论述了加速黄淮海平原地区综合治理和农业开发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有利条件,并结合仍然存在的问题,建议将中低产田改造作为工作重点。
 
他的这些真知灼见为后来多部门、多学科联合开展农业黄淮海战役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中科院组织25个研究所、400名科技人员投入以大规模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黄淮海战役吹响了号角。
 
熊毅曾说:“如果我等不到(《中国土壤》第二版)而离开人世,请在我墓前焚书一本,以慰我于九泉!”1985年1月,这位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回归了“泥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