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林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1 10:40:23
选择字号:
戴汝为院士:为智慧城市提供“大智慧”
 
■本报记者 张林
 
上世纪50年代的青年学子们肩负“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使命,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朝气蓬勃、日以继夜、不甘落后的精神,深深印在为科学院已经工作了近60年的中科院院士戴汝为的身上。他依然保持着“老骥伏枥”的精气神,正在组建一个研究团队,搭建一个专注于研究和实现智慧城市的“综合集成研讨”公共平台,能够科学地界定“智慧城市”的概念、标准、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乃至解决在模式选择等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从而澄清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存在的诸多混沌之处。
 
前不久,南京的科技产业园找他商谈,酝酿成立一个由戴先生领衔的“智能科学技术研究院”。这个研究机构将采取灵活、高效的运作方式,由科研院所、高校的相关专家组成战略咨询团队,南京方面则给科学家们提供创新研究的空间和平台。对这样“宽松”的研究环境,戴院士感到,能够带领有志青年学者们在那里做出对社会需求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尽管家人担忧他的健康,但他还是痛快地应允下来。“不图回报,一心做事,才能做成。”是什么原因让老科学家怦然心动?促使他形成这一想法的原因其实来自一篇报道。2013年11月,《中国科学报》在头版刊发了一篇名为《智慧城市需要“大智慧”》的报道,引起戴汝为的关注。报道介绍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乱象,并分析了这种现状背后深层次的技术、制度层面的原因。他对于报道中提到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巨大却无一成功的现实深感忧虑。
 
于是连续几天,戴先生忙着调研、思考,熬夜整理思路,就智慧城市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他的学生在安排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了他对于此次采访的重视。“他最近很忙,也很疲惫,但他坚持要和你们说说这个话题。”
 
作为我国智能科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战略科学家,戴汝为一直执着于钱学森先生“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的科学研究,这是中国科学家的原创科学思想。在建立其实践形式“综合集成研讨体系”当中,戴先生付出大量心血,取得重大成果,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
 
“复杂系统”的超前学术思想来自至今依然全新的交叉学科领域。作为传承者,戴汝为也始终在用“人—机结合综合集成”的科学方法来解决自然、经济和社会中各种复杂系统的难题。
 
“《中国科学报》关注这个问题是有眼光的!”戴汝为说,他想按照钱学森的科学思想理论构建一个系统,从概念、基础、功能、标准、建设方式、效果等方面给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一个“集大成,得智慧”的“标准模板”,他认为,30年前钱学森先生就已经提出的“整体设计部”正是今天我们遇到的解决社会难题的“大智慧”。
 
“钱老的很多思想、方法至今仍都具有原创价值和重要的现实与深远意义!包括现在的大数据概念在钱老的理论体系中早有论述。”戴汝为对目前科技领域的发展颇有感触,他深情地说,我们在传承、深化钱学森的重要科学思想理论,用于解决国家急需、社会应用迫切的问题上,应该进一步学习了解,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
 
《中国科学报》 (2014-01-01 第20版 55年.开放)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