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9-17 19:38:50
选择字号:
让梦想和激情在天空飞翔
走进中科院光电院气球飞行器研究中心
 
■本报见习记者 王珊
 
“这里真是超乎想象。”当《中国科学报》记者日前走进中科院光电院气球飞行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气球中心)的实验楼时,不由得大吃一惊。
 
长80米、高45米、宽45米的实验楼(亦称“艇库”),宽阔而不空旷。墙壁和房顶上布满了钢管,一副“钢筋铁骨”的模样。一条拖着30余米铁链的吊钩,从艇库顶部垂在记者的眼前。各种器械装备分布在角角落落,差不多占满了艇库的两侧。
 
“这是什么?”当记者抬脚时,发现地上的东西很像蔬菜大棚的塑料纸,卷在一起,几乎占据了整个艇库的长度。
 
“这是正在检测的KFG69飞艇。”气球中心博士杨燕初告诉记者,每次飞行试验前,飞艇都要进行内场测试。
 
“KFG69是KFG79升级改造后的产品。”气球中心副主任王生说,较之于KFG79,KFG69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等单项技术方面的试验,布局和发放方法也更适用于未来发展。
 
对于KFG79,记者并不陌生。
 
2012年8月底,光电院试飞的KFG79飞艇作为国际上体积最大、推进功率最高的受控平流层试验飞艇,飞行高度超过18公里,并首次成功实现飞艇飞行方向控制、成形下降控制,系统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记者用手摸了摸飞艇的材料,非常薄。杨燕初介绍说,别看材料厚度只有零点几毫米,却是由多层材料复合而成,包括阻气层、防老化层、粘合层等。其中,织物层是一种高强的纤维材料,其强度比钢还要高,而重量不到钢的1/5。
 
飞艇的旁边有几台高频热合机,乍一看有点像缝纫机。原来,技术工人们正是通过这些机器,将设计裁剪好的一块块材料热焊接在一起,从而完成飞艇的制作。
 
从设计到制造,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动手。然而,体积巨大的KFG69在研制时并非一蹴而就。虽然气球中心最早在国内从事高空气球和系留气球的研发,但飞艇的设计、试验与传统的气球差别很大。不过,这并没有阻挡他们朝飞艇进军的步伐。
 
2007年1月,一艘小型飞艇在北京某地试飞,代号KF05,只有5米长,这是中心研制的第一艘飞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尾翼、吊舱、能源、推进系统等一应俱全。作为一艘试验性质的飞艇,KF05成为后来一系列飞艇的原型。
 
王生说,在飞艇的研发上,他们制定了一个基本原则: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也正是遵循着这个原则,他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让一艘艘飞艇顺利地飞上天空。
 
从低空飞艇KF05到KF13、KF15、KF31、KF47,再从高空飞艇KFG30到KFG44、KFG79、KFG69,气球中心真正实现了从低空飞艇到高空飞艇,从小型飞艇到中型飞艇,再到大型飞艇的跨越和演进。
 
飞艇需要放到外场开展飞行试验,而这一般都是偏远、贫穷、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地方,并且需要考虑气象保障、空域申请、场地协调、安全飞行等方面的工作。
 
“外场试验的艰苦超乎想象。我们不仅要在户外帐篷里通宵过夜,还要抡大锤、打地锚,这可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气球中心工程师黄宛宁跟记者描述道。
 
杨燕初则把他们的工作戏称为“多工种”:研究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机械工、搬运工、钳工、特种车辆司机……眼前的吊车、叉车、特种车辆的改造焊接等,也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
 
“不仅是工作人员,我们这里的学生也都是一专多能,能文能武。”谈到中心的学生,王生很自豪。
 
他告诉记者,学生们既能动手干活也能搞科研,可谓是低岗高用、多用,而这正是气球中心的传统。
 
“我们目前正致力于临近空间飞艇的研发。”王生介绍说,临近空间飞艇凭借悬空时间长、载荷能力大、飞行高度高等特点,在对地观测、通信中继、科学探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手机是凭借许多基站互联获取信号的。如果使用临近空间飞艇,全北京只要一艘就够了。”王生给记者举了个例子。
 
“当你看到飞艇顺利飞上天空的一瞬间,那种无法形容的满足感,让你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杨燕初说,飞艇承载着气球中心翱翔于蓝天的共同梦想。
 
《中国科学报》 (2013-09-1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