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甘晓
不到吐鲁番,不知新疆之热。连日40多度的高温,将记者脸上皮肤烤得生疼。8月9日,记者来到中科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亚洲荒漠植物亚区类型植物园,也是海拔最低的植物园。
“火洲”吐鲁番就算到了晚上9点,高温也没有退去。趁着夕阳的余光,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副主任张道远向记者介绍:“这是骆驼刺,这是沙拐枣,这是柽柳,这是梭梭,都是荒漠里很常见的干旱植物,我们植物园里还能看见700多种露地栽培的荒漠植物。”
“我们已经在植物园里了吗?”记者惊讶地问。在记者看来,这里的植物外形普通,和印象中植物外形优美、生长茂盛的植物园完全不同。
“沙漠植物的观赏性不强,但你会发现它的美。”张道远笑道。说着,她随手捡起一个类似干枯苍耳一样的东西,用手一摁,便粘在记者衣服上,“这是沙拐枣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随风飘荡,落在哪儿,哪儿就能长出新的沙拐枣”。
沙拐枣的枝桠上没有树叶,只看见干枯的浅色树干;低矮的骆驼刺躲在沙拐枣下面,很不起眼;只有梭梭依稀带着些绿色,在沙地上任意生长,枝桠间还经常有枯死的部分。
正是这样外形普通的植物,经过吐鲁番植物园科研人员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保育,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每年春季的大风及沙尘暴给吐鲁番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1972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与新疆吐鲁番地区林业工作站的科技人员一起,成立了吐鲁番治沙站。
如今,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已经引入优良沙旱生植物17科36属80余种,研制出引种驯化与生物保育技术体系,也建成了中国国内最完整的优良固沙植物种质资源基地。
据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沙漠植物园主任管开云介绍,这项成果曾应用于著名的塔里木石油公路,并获得两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拯救地球”环境大奖。
不仅如此,植物园还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以及干旱区城市防护绿地建设工程提供荒漠植物苗木上百万株、种子50多吨,将科研成果广泛推广应用于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对此,作为吐鲁番治沙站成员的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潘伯荣颇感自豪:“我们的科研成果都写在了广袤的沙漠上!”
近年来,植物园还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四国荒漠植物150余种进行引种。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引种后的驯化工作。
为了进一步掌握荒漠植物的生长规律,植物园也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包括荒漠植物生理生态适应、荒漠植物抗逆与适应、荒漠植物分子学基础、生物入侵与防治等。管开云告诉记者:“未来,植物地理学、分子地理学及遗传多样性将是植物园的重点研究方向。”
除了科研成果,让潘伯荣感到欣慰的还有植物园的示范效应。他告诉记者,从上世纪70年代前后建园起,植物园附近的几十户维吾尔族农户就鼓励孩子上学,让他们“向科学家学习”。
“这源于他们看到了科研人员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科研成果发挥的现实作用。”潘伯荣说,几十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维吾尔族人才遍布全疆。
“这也算植物园的另一成果吧!”潘伯荣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安静的吐鲁番之夜。
《中国科学报》 (2013-08-13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