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龙
■本报记者 沈春蕾
科技界有这样一种声音:如今的年轻科研工作者追求个性,却忽略了谦逊;渴望被认可,却欠缺稳重。
在中国科学院,不乏一些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吕永龙就是其中之一。1994年和1998年,他曾被中科院破格提升为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4年他接近而立之年。
“虽然时代不一样了,但我希望年轻的科研人员不要盲目羡慕已经取得成绩的前辈,而是要通过脚踏实地的科研工作,寻求自身的价值。”吕永龙给出了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忠告。
呆在研究室最舒心
除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科研身份,吕永龙还身兼数职,比如他是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主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科学顾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成员,曾任中科院综合计划局副局长、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
虽然一直没有离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始终以科研作为其生命线,但吕永龙还是感觉自己被一些事务性的工作牵绊。他喜欢呆在研究室里的感觉,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交流后产生的碰撞火花,喜欢全身心地投入科研的那份宁静与惬意。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吕永龙表示,今天我们不谈职务性工作,就好好谈谈如何干好科研工作。
从事科研工作近30年来,吕永龙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70多篇。虽然他率领团队刚刚在Science上发了一篇文章,但他并不赞成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也不认为论文数量可以作为考核科研人员的唯一标准。
自1988年参与负责UNESCO“天津城市持续发展的生态对策研究”以来,吕永龙开展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和环境管理对策研究,通过向该领域一些知名的科学家学习而获益。
吕永龙举了几个例子,德国科学家F.Vester提出了“灵敏度模型”和生态控制论八项原则,美国科学家H.T.Odum是系统生态学的创建人。
这两位大家上世纪90年代初来华作学术报告时,吕永龙曾为他们做翻译。他们痴迷于新知、善于向他人求教、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和社会责任感,给吕永龙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又与多位大家共事,为他扩展国际视野并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一直坚持科研工作的吕永龙,这些年来主要从事了系统性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风险与环境管理、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生态效应与调控对策、环境管理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开拓性成果。
作为国内培养的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吕永龙的学术成绩获得了国际认可,并被多个国际科技组织推选担任重要职务。
脚踏实地提升内功
吕永龙认为今天在科研领域的竞争有点过度化,往往热门研究一窝蜂而上,冷门研究就无人问津。不管冷门还是热门,都应该有一支脚踏实地的科研团队去做。对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系统积累内力、提升内功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关于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少,尤其在国内很难得到认同,但它却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发展起来了。“一旦你有一个新理念,大家不认同,甚至存在争议,你仍然坚持做,并且作出成果,这就是创新。”吕永龙对创新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冷门研究到如今的大热,吕永龙的多项研究都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当年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现在他则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可持续发展”付诸实践。
听到有博士生抱怨工作艰苦、待遇一般的时候,吕永龙道出自己毕业那会儿曾长期没有固定住所,还住过活动板房,用煤油炉做饭。“生活的条件是一个可以逐步改善的过程,但现在的科研条件比我们当年要好很多,更加有利于年轻人获取科研成果。”
吕永龙所在的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叫系统生态实验室,是当年中科院筹建的青年开放实验室,院里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激发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创造力,留住那些想出国的年轻人在国内发展。
吕永龙还记得当时的实验室主任王如松是中国第一位城市生态学博士。王如松在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的支持下创办了系统生态实验室,吸引了许多有想法的青年才俊如傅伯杰、胡鞍钢等,而自己也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因此,年轻人一定要勤奋,踏实工作,就会有机会,这是吕永龙所坚信的。科研往往强调团队合作,老科学家的经验可以让青年人少走弯路,这也是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一起可以更好地推进科研项目的原因。
国际视野造就脱颖而出
对于国内的分门别类的人才引进计划,吕永龙并不完全认同。“优秀的人才不是因为某一个计划而存在,追求各种人才计划的支持,反而可能成为束缚人才发展的枷锁。”“花样繁多的人才计划可能会使‘会叫的孩子有奶喝’,我们更要关注国内培养的、踏踏实实作研究的年轻人。”
在国外对科研人才的评价主要看系统工作成果,能否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国外可能会存在这样一支科研团队,几十年只做一个项目,他们却不用担心经费问题,而在中国情况完全不一样。
吕永龙就曾在斯坦福大学遇到了这样的9人团队,10年来只花费了500万美元,却连续发表多篇Science、Nature封面文章,每项成果都是国际第一个做出来的。尽管其他科研机构愿出高价挖角,但谁也没有离开,因为这里有着大家共同的科研理念。
“我们有一些科研项目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况,当然如今的课题组面临着很大生存压力,今年需要想着明年甚至后年的经费来源。一些小方向的冷门研究,甚至评审专家都是外行,可能就直接被扼杀在襁褓中。”
“这样的科研机制显然不利于创新,更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产生。”1993年,作为年轻的助理研究员,吕永龙曾受邀去美国参加国际研讨会,并作45分钟的大会报告,从此在科研领域脱颖而出。
吕永龙表示,在国内给一个年轻人大会报告的机会很不容易,但在国际科技界,年轻人可以获得这样的机会,只要你的科研水平被认可。
“当年我们的工作确实先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认可,这种认可是我们成功的动力。”吕永龙告诫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注重团队合作,并培养国际视野和开阔的学术胸怀,这样可能更利于取得好的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报》 (2013-08-06 第5版 创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