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聪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3-7-11 8:23:30
选择字号:
清华教授: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荣而非高考掐尖

李越,清华大学安徽招生组组长

漫画:唐春成

高校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确实存在,一些家长甚至与学校讨价还价。一些高分考生的家长会直接说,“考了多少分、想上什么专业,你给不给?不给就报其他大学”。还有一些家长,在多所高校之间“钓鱼”,期望获得奖学金、专业保证等优惠条件。对优秀生源的争夺竞争过激,会导致高校对考生“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砸巨额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这对考生其实并不好,对社会诚信体系也会产生负面冲击。
 
正值高考招生季,各高校对高分生源的争夺与往年一样激烈。为了“掐尖”,不少高校使出轮番游说、提供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等各种手段。高校尤其名校为什么热衷“掐尖”? 除了“掐尖”,高校间到底应该比什么?
 
近日,清华大学安徽招生组组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越,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竞争高分考生即“掐尖”是高校办学选优的必然结果,但高分学生在一两所学校扎堆儿,对国家人才培养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未必有利。大学最应该引以为荣的是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而非“掐尖”。
 
高分考生的家长与高校“讨价还价”很普遍
 
中国青年报:今年清华大学在安徽的招生情况怎么样?
 
李越:今年的招生情况比较理想。安徽理科前10名我们清华招了8个,前20名16个,前50名41个。安徽文科前10名我们招到5个,包括文科状元。作为招生组组长,我希望高分学生都来清华。但是从教育研究者的角度,我觉得高分学生在一两所学校扎堆儿,对国家人才培养和学生长远发展未必有利。
 
中国青年报:据悉,许多名校以轮番游说、提供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等方式进行“掐尖大战”。您在招生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李越: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确实存在,一些家长甚至与高校“讨价还价”。一些高分考生的家长会直接说,“考了多少分、想上什么专业,你给不给?不给就报其他大学”。还有一些家长,在多所高校之间“钓鱼”,期望获得奖学金、专业保证等优惠条件。对优秀生源竞争过激,会导致高校对考生“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砸巨额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这对考生其实并不好,对社会诚信体系也会产生负面冲击。比如签订预录取协议会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伤害。
 
中国青年报:伤害在哪儿?
 
李越:比如考生A考了615分,B考了614分,按照正常的录取程序,A应该在B之前投档录取。但如果在招生咨询过程中,B先与某高校签订了某专业的预录取协议,当A也向该高校咨询时,招生者为了确保与B的预录取协议,很可能以“分数不够”等理由劝退。因为信息不对称,A就受到不公正待遇。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要先和B谈,不和分数高的A谈呢?
 
李越:招生组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把所有考生的报考意愿和信息全部搞清楚,所以先接触的也不全是高分考生。此外,为了减轻工作量,录取人员往往倾向于先签协议,相当于纳入招生计划名额了。其实,预录取协议本身没有任何法律效用,协议双方都不必负责。前几年,南京就出现过某高校与多位考生签了预录取协议,但最终没能兑现的情况。清华大学安徽招生组从来不和考生签订预录取协议。
 
中国青年报:不签不担心高分学生被抢走吗?
 
李越:说服学生来清华,我们有自信,因为清华提供了很好的育人环境。我们招生组对高分考生几乎是一对一咨询,而且有院士、长江学者等优秀教授直接参与招生咨询一线工作。能给学生提供的优质咨询服务,不仅仅是报考专业志愿的咨询,还包括人生发展规划指导。不过,现实中家长“讨价还价式”的咨询很普遍,本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专业,但是和我们沟通的绝大多数是家长,学生有主意的极少。家长问得最多的是“这分上什么专业才不亏?”
 
各地高考加分作假绝非个别现象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名校热衷“掐尖”?
 
李越:“掐尖”也叫“选优”,任何成功的教育,优秀的学生和老师都必不可少。最好的学校肯定有最好的学生。
 
在当前社会诚信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在高考体制下,分数就是规则。高校在秉持按分数排序的原则时,也就是在维持社会公平。
 
现在大学和中学的信息沟通不充分,中学生对大学各方面的了解很少。这种情况下,考生和家长更多地依据录取分数线高低来判断一所大学的优劣。而尖子生就是一个标志,在各自学校和地区都有着示范作用。高分学生报考哪个学校和专业,会为下一年的优秀学生提供参考。
 
中国青年报:考分排名真能显示学生的素质高低吗?
 
李越:两者并不直接挂钩。我们之前在安徽录取的一个学生去年获得了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一万三千多本科生中只有5名能获此殊荣。这位同学不仅成绩非常好,也非常聪明,素质全面。但这位同学却是当年清华大学在安徽所招学生中分数最低者之一。可见,高考成绩相差三五分,并不能说明学生优秀与否。
 
虽然证明高一分的学生一定比低一分的学生强不容易,但是要证明低一分的学生比高一分的学生强肯定更困难。所以说,除非有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方式,分数这个规则在当前社会不能破,否则一放就乱。
 
中国青年报:有人说,“掐尖”无异于鼓励应试教育。您怎么看?
 
李越:加重应试教育的不是“掐尖”,而是高考制度本身。由于公平的压力,分数成了唯一的评判标准,这才是症结所在。高校当然欢迎素质教育,但关键是素质如何评判?
 
前两年,清华在自主招生时做了一项引导,考生自愿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如果结果为优秀,就给予加分,结果不合格也不减分。第一年约有800名考生自愿参加,结果触目惊心:优秀率为零,身体素质良好的考生不到10名,一半以上的人不合格。今年,身体素质测试成为所有自主招生考生的必考项目,也仅有一名来自广东的女生达到优秀。但如果去看各省市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达标情况,会发现几乎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是“合格”。两相对比,各省市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怎么取信于人?
 
今年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不承认四川“二级运动员”的20分高考加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支持,原因就在于各地高考加分作假绝非个别现象,甚至可能是组织性作假。比如,前几年浙江一所中学40%的学生都拿到了航模加分。像这样学校和地区“集体放水”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没有任何人为这个事儿脸红。这是很可怕的,高考改革步履维艰也在这儿。因为我们很难找到更好地鉴别学生素质的方式。即使找到了,由于整个社会的诚信机制、保障机制和惩罚机制不健全,很多时候也都走向了“拼爹”。所以,高考制度改革牵涉整个社会,不是教育部门就可以做好的。
 
大学应该引以为荣的是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
 
中国青年报:您从事招生工作20多年,名校“掐尖”一直就有吗?
 
李越:真正的“掐尖”,是在志愿填报方式从估分填报改为出分填报之后。早年估分填报志愿,虽然可以通过招生咨询工作了解到哪些学生是尖子,但并不知道他们的分数高到什么程度。现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采取“出分报、大平行”的填报方式,出分以后高分考生很容易找到,所以争抢高分学生的程度也就更激烈。
 
我挺怀念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的招生,那时候是“群雄纷争”,多所高校的竞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现在同一个层级上的高校,往往只有两所高校在争夺优质生源。比如,清华和北大、复旦和上海交大。这和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有很大关系。另外,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相对来说比较统一,几乎所有高分考生和家长都认为只有清华、北大是最好的大学。今年安徽省理科前70名,只有一个学生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他都来了清华、北大。
 
中国青年报:报考方式是不是应该作出调整?
 
李越:从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角度讲,相对合理的填报方式是“考前报、大平行”。不过,实行考前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信息充分畅通。学生考前报志愿,不仅要对自身实力有较为明确的判断,还要对自己在本省、市的相对位置有合理把握,而后者需要本省、市各中学能够充分沟通,比如进行联合模拟考试等。目前全国实行考前报志愿的只有北京和上海,多数省、市由于城乡差异比较大,信息较闭塞地区的中学生无法了解自己的相对位置,考前报的风险就非常大。
 
中国青年报:您所乐见的招生情景是怎样的?
 
李越:各高校拼的不再是给了多少钱、抢了多少状元,而是谁提供的信息服务更好。2011年清华就提出了“寓教于招”的概念,即把招生作为育人的一个环节来看待,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进行有益引导。每年的招生工作很辛苦,为什么我们这么卖命呢?就是因为挺有成就感的,我们对优秀学生的人生道路上至少给过一定影响。
 
招生工作应该做在前面,加强大学和中学信息的沟通衔接,而不是只在每年六七月招生时给考生做咨询。我们也一直在做这些工作,由招生组的知名教授在各地中学做一些报告,介绍个人经历和学科发展动态等,让高一、高二的学生也能了解大学的发展。
 
中学也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必修课,让学生发现自己多样化的兴趣。北京一些中小学经常请院士去讲科普知识,院士们也都愿意去,因为能影响学生其实是很幸福的事儿。构建人生发展多样化的价值选择,可不是一个短期的任务。如果大学和中学衔接得好,高分考生的示范作用就没那么强,高校之间“掐尖”的热度也会下降。
 
中国青年报:不“掐尖”的话,高校之间应该比什么?
 
李越:高校应该引以为荣的是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现在清华大学已全面介入国民经济建设甚至影响世界科技发展,但人们评价清华是否一流还是看培养出多少人才。上世纪30年代的清华常常被人提起,堪称一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培养出了一批杰出人才。
 
更重要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应该更均衡,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出路。现在全国最好的大学还太少,如果能出现8到10所最好的大学,每所大学各有特色,那么以往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念就能得到改变。不仅各高校对优质生源的竞争会往良性方向发展,考生选择趋于多元后,每所大学的生源也会更加多样化,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的大学向世界一流迈进。将来,我希望我们的高校在实力上去后,能像哈佛等世界顶尖名校一样,在全球70亿人中挑选最优秀的学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