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
5月25日,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北京 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结合北京 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过去十年的经验,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自己的答案。
王晓东将钱学森之问细分为三个问题,“中国如何培养在理论和技术衣领世界的科技人才?”;“如何在中国土地上做出影响人类生活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如何实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社会效益?”
“我们北京 研究所在过去的十年里,就这三个问题,在三个互相支撑的方面做了探索,这三个方面就是:人才、机制和文化。”王晓东认为,这三个相互支持的方面的协调运转,可以回答钱学森之问。
“我们的人才标准非常简单,那就是能力,只有能力。”王晓东表示,北生所主要的科学家是经过全球公开透明招聘;招聘时注重三方面的能力:“你有没有在过去的时间内真正作出过有影响力的工作;你在将来的工作里面,有没有决心和野心能够作出世界一流的工作;你有没有这种交流能力,能够把你的工作让同行和社会大众理解。”
对于人才的保障,王晓东表示,对于有原创性的科学发现和研究,一定要有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科学家不应该被评审、奖励等各种各样的指挥棒指挥得团团转。王晓东还特别强调了同行评审的重要性。王晓东说:“做基础研究、原创研究的评价标准,一定要是读你文章的人来评价,而不是数你文章的人来评价。”
“现在科学发展的精髓就是不断地新理论、新技术的提出,不断的批判,不断的进步。我们这个批判的思维,应该成为常态。”在文化上,王晓东认为,中国人好面子,经常把学术批判和个人批判分不太清楚。学术批判是对科学家最大的尊重,这种想法应该深入人心。
在谈到如何实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社会效益时,王晓东介绍,北生所搭建了多个应用研究平台,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转让,还与创投的金融界、研发的工业界积极合作。
据了解,北生所在多个领域做出了领先世界的成果。去年年底,北生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乙肝病毒受体。该研究被国际同行评为“会改变乙肝病毒领域研究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