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爱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28 9:11:50
选择字号:
科协年会专家一针见血:政策多变致科研环境浮躁
 
近年来,我国科技界屡屡爆出学术不端,很多科研人员经常被逼得“不务正业”。
 
在科协年会上,专家一针见血——
 
■本报见习记者 孙爱民
 
当前,“缺乏创新环境、缺少创新土壤”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么,我国的科研环境到底如何?怎样建设适合创新的科研环境?在中国科协年会上,有关专家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科研人员“被浮躁”
 
近年来,我国科技界屡屡爆出学术不端行为,在社会上、国际上形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科研人员抱怨大量科研时间被占用,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真正用于搞科研;一些留学生在海外能作出突出的科研成绩,回国后却难以做出同样高水平的工作。
 
与会专家一致将上述问题归因于“过于浮躁”的科研环境。
 
“我们举办了很多场宣传优秀科研人员事迹的活动,观众‘现场感动、看得心动,回去之后却没行动’,这就是由于不好的科研环境所致。”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表示。
 
其实,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高度依赖于科研环境。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一个人创造的绩效不仅与其能力和素质有关,也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中科院院士赵忠贤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的很多科研人员被现在的科研环境逼得“不务正业”:为了多争取科研经费,他们疲于各种项目申请,同时还要应付各类检查报告。
 
“我国现在的很多科技人才都已经‘被浮躁’了。”科技部评估中心副主任方衍在描述科研环境与科研人员的关系时直言。
 
千条政策压不住浮躁环境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和改革科技政策,但恰恰是科技政策阻碍了科技进步,造成如今的科研环境。”作为决策者与研究者,王春法认为多变、善变的科技政策给科研环境与科技人员造成了不良影响。
 
“稳定的科研环境可以让科研人员清楚并计算成本和收益,选择符合环境的行为模式;多变的科研环境只会让科研人员无所适从,过分看重短期效益、养成投机心理。”王春法表示,频繁的政策调整会使科技人员对科学环境产生不信任感。
 
“浮躁的科研环境是由科技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直言。
 
而据方衍介绍,我国共有大大小小1700多条科技政策,“这些科技政策非常不稳定,而且严重过剩,国家的、地方的、部委的,很多政策都是为了制定而制定,有时甚至为了一个项目、一个事件而出一项政策”。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冷民在进行全国大样本调查后发现,不同学历背景、性别、留学经历、职称的科研人员对科研环境的认知有很大差异,“而我们在制定政策时却没有考虑到这些差异,进而导致政策的指向性不强,不利于良好科研环境的塑造”。
 
从政策入手,多管齐下
 
清楚地认识几个基本的问题或许能帮助我们营造健康的科研环境。专家们认为,科学本身的定义、科研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科研环境的定义、创新的含义等都需要研究者好好探讨。“把一些基本概念弄清楚了,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穆荣平表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正风则认为,科学文化是塑造科研环境的基础性问题,而核心的问题则是如何认识科学与科学的使命,“现在社会上出现对科研环境不满意的情况,很多就跟以上认识不清楚有关联”。
 
与会专家认为,要净化我国的科研环境、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还得从科技政策出发,倡导良好科研环境导向的科技政策,降低科研环境的不确定性。
 
科技政策的主要功能是激励创造更多的科技知识,应该以营造良好科研环境为目标。“狭义的科技政策的关键是让合适的人来做合适的事,要将科技政策的关注点紧紧盯在科技人员的创造力发挥上,直接激励科研人员,发挥创新主体的关键作用。”王春法表示。
 
冷民则认为,我们在制定科研政策时要有指向性和差异性,“对不同的群体实行不同的科研政策”。
 
“一个完善的、科学的评价机制也有助于好的科研环境的营造。”方衍表示,“而一个好的评价机制要能做到‘促成果、出人才、促发展、可持续’。”
 
《中国科学报》 (2013-05-2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