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万珊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22 8:41:17
选择字号:
陈吉余院士:中国区域性海平面上升研究亟待加强
 
■本报记者 黄辛 通讯员 万珊珊
 
“目前,全球变暖导致的后果——海平面上升,已悄然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威胁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土地。”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说,“要加强对中国海平面上升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国内河口海平面上升的研究不能中断,希望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协调行动。”
 
通过进行“长江口海平面上升对城市安全影响及应对关键技术研究”,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吉余团队预测:上海未来20年海平面将上升10至16厘米。
 
就公众易感可知的角度而言,这十多厘米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广泛使用的“海拔高度”及其相关的地理测量和工程建设,还关系到防汛墙等城市基础设施的设防级别。在陈吉余看来,“20年内,海水每年都要上涨5至8毫米,这其实是不得了的高度”。上海不同于其他地区,在海平面上升的同时,地面也在沉降,这导致理论海平面上升速度的参考价值非常有限。
 
“得出上海未来20年海平面将上升10至16厘米是非常不容易的。”陈吉余说,“得出这一数字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即理论海平面上升5厘米,地面沉降6至10厘米,流域大坝下的冲刷延伸致使海平面下降10厘米,河口大型工程又致使海平面抬升7至9厘米。”
 
而之前的数据则认为,上海每年海平面上升3.8毫米。陈吉余认为,在具体数值的变动之中,我们能体会到温室效应的深刻影响。这次由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的研究项目,正是依据河口三角洲的特殊地理环境,重新对具体的区域性海平面上升高度和速度作出评估。
 
“一旦研究数据应用于实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海平面上升意味着中国海平面基准面(中国水准零点)的上升,而这一基准面直接影响到我们广泛使用的“海拔高度”概念,与之紧密联系的地理测量和工程建设也会因此受到重大影响。
 
海平面上升将带来愈加频繁的海潮、内涝、海岸侵蚀、盐水入侵等自然威胁。全世界超过半数的人口集中居住在离海岸线200公里以内的区域,人口超过500万的大都市中近2/3位于海拔高度仅为0~10米的平原地区,其中又有大部分重要城市集中在河口三角洲地区,而这些城市贡献了世界大部分的经济产值。一旦海平面按预测数值上升、防护措施又不当,许多城市在本世纪末就可能沦为汪洋。因此,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策略与行动已提上各国科学界和政府的重要议程。
 
陈吉余认为,大河三角洲地区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最为强烈、情况也更复杂,因此,我国长江、黄河和珠江等三大河口已成为全球遭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其中长江河口三角洲地区经济富庶、人口繁多,海平面上升将对该地区造成灾难性影响。因此,针对各河口三角洲的具体情况进行海平面上升研究,因地制宜提出防护、整治方案已迫在眉睫。
 
陈吉余认为,“低地国家”荷兰的相关经验和防护措施值得研究与借鉴。“荷兰不仅在国土面积、海拔高度、地形地势上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极其相似,在防潮防风方面更有极为严格的标准,这对长三角地区防护标准的制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陈吉余认为,对长江口海平面上升的研究是一个契机,而研究重点应放在区域合作上,以点带面将研究范围辐射到全国。“特别是其他河口三角洲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这些区域都面临着与长江三角洲类似的问题;其次还应当关注港湾地区,无论是淤泥质港湾还是沙质港湾,也同样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如青州湾、大连湾、胶州湾、杭州湾、海口湾等。”
 
“我已经90岁了,腿脚和耳朵经常不听使唤了,我希望后来者能接着我们这个项目继续研究下去,国内河口海平面上升的研究万不能断。这不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这是千千万万人千千万万辈的事。”陈吉余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5-22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