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一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4-22 7:59:17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报:科学家,好样的
 
周一平
 
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截至4月21日15时,已造成186人死亡,万余人受伤,150余万人受灾。
 
灾害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务院即刻启动抗震救灾Ⅰ级响应,依托成都军区成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临近7个省区市的救援队伍火速赶往灾区;军队、消防、医疗等单位的骨干力量迅速驰援……
 
而在科技战线,科学家迅速行动亲赴其难,围绕地震溯源及过程分析、灾区救援、次生灾害及疫病防范、心理干预、灾后重建等科学问题进行部署。
 
在自身的研究领域中为抗震救灾作出贡献,正是科学家价值的一次真正体现。
 
我们看到,在俯瞰震区的直升机上,在奔赴芦山的318国道上,在发回实验室的灾区遥感图像前,科学家的身影时时闪现在大前线、大后方。
 
20日,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响应预案。航空遥感飞机携带光学遥感器,获取了高分辨率灾区遥感图像数据,科学家通过遥感飞机拍摄灾区图像,并比对历史卫星数据,对灾情进行了初步评估。
 
与此同时,地理科学家开始收集灾区相关数据和遥感影像,对灾情和数据作深度分析处理;地球物理专家通过反演研究,推测汶川地震对雅安地震具有促进作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专家携三款机器人迅速反应,急赴灾区开展救援;山地灾害专家组成的技术小组,于21日展开地质灾害排查,为震后次生灾害科技救灾工作提出技术建议……
 
依托科技积累和科研队伍的优势,地震发生后,中国科技力量迅速投入到雅安抗震救灾工作中,为地震施诊、给救援参考、对防灾建言,更为妥善应对、积极处置、平稳度过又一次大灾提供科学依据、决策支撑。
 
在国家灾难面前迅速行动起来,科学家,好样的!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发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一百多年后,中国科学家用行动作出了生动的注解。其实,与祖国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一直以来就是科学家群体的优秀品质。
 
5年前的汶川地震,悲怆与惨烈至今历历在目,众志成城的全民勇气让人刻骨铭心。从积聚到触发,从爆发到沉寂(再积聚),这几个动词所描述的地震演进过程,一如全球科学家对于地震研究的探索历程。
 
事实上,回首过去的地震,中国乃至全球科学家都在为他们的研究“缺乏前瞻性”而备受煎熬,如何进行地震预测是一项国际难题,各国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很大努力,然而至今仍不能全面掌握地震的发生规律。
 
虽然,如邢台地震、通海地震、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在国内未实现预报的7级以上大地震中,又不幸列入芦山地震。然而,我们也不是没有例外。1975年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我国科学家曾作出中期预报和短临预报。因为预报比较成功,只造成少量人员伤亡和8亿多元的经济损失。
 
而已过去5年的汶川地震,不仅颠覆了一些人们以往对地震认识的基本理念,更让科学家们感到,地震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来自科学本身的挑战已经燃起了战火。
 
2008年11月7日,汶川震后的第178天,中国科学家在地震断裂带启动了一项认识地震发生机制的钻探工程。这是汶川地震后启动的首个国家专项,这也是科学家们在与地震斗争过程中的一记反击。
 
事实上,5年来,科学家们从“汶川”地震中吸取的经验已经让我国防灾减灾的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刚刚发生的芦山地震中,科学救灾方面的能力提升有目共睹。
 
不惧困难,迎难而上,在“煎熬”中奋力前行,科学家,好样的!
 
这次地震,对于科学家来讲,是一次以生命为代价所换来的“科学”机会。因为他们不仅要从个人好奇心出发发现问题,更要时刻用关爱人类的责任心去衡量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那些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天灾,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要责无旁贷地迎上去,本着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挖掘出深藏于自然灾害的规律和本质,不断增强人类防灾抗害的能力。
 
目前,芦山灾区余震时有发生,社会各界的救灾行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科学以及科技工作者,还将无一例外地扮演重要角色、发挥决定性作用。因为,他们早已秣马厉兵,踏上征途——
 
宝兴县城及周边地区地震滑坡多发,部分滑坡存在较大的次生地震灾害风险。科技工作者将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对发生灾害地区的环境隐患进行拉网式调查,确定危险源的准确位置源和数量及性质,对于主要次生灾害源、易于发生地震次生灾害的地区位置、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类型原因规模及灾害源的现状建立档案,绘制成分布图,并评估在地震时次生灾害突发和蔓延的危害性。
 
科研人员通过第一批得到的卫星数据,对地震受灾范围和受灾人口进行了快速评估。随着地震灾害的延续,科研人员将对灾害的全面评估、安全性评价以及后续的烈度速报与预警等重点问题进行更深入地研究,确保后续救援与重建工作的展开。
 
每次灾害发生,同时也是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挑战,是对公众应急避险、防范自救等科学知识素养的检验。科学家还将主动站出来,提供科学知识、传递准确信息,纠正谬误、杜绝谣言,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工作,让灾区群众以及救灾队员在正确信息的指导下,开展救援与互救工作。
 
当灾难从天而降,不仅是灾区人民,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会正确面对、接受、相处。这其中,广大科研人员将以科学的力量,抚雅安之痛,助芦山坚强,激发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坚信,有中央的英明部署,有科学家以及广大救援人员共同努力,灾难必将克服;我们坚信,事实将再一次证明,抗震救灾,科学家,好样的!
 
《中国科学报》 (2013-04-22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