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和教育部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最新研究中找到了肿瘤发生和恶化的“微环境”新机制,有望为胰腺癌等的早期诊断提供可能。4月16日,美国《癌细胞》杂志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乳酸脱氢酶A是人体内的蛋白质,也是一种能产生乳酸的代谢酶,但如果在人体内产生过多,就会“左右”肿瘤生存的微环境,导致肿瘤细胞的转移、浸润、侵袭和恶化,对肌体有破坏作用。
如何才能清除人体内的乳酸脱氢酶A呢?研究人员历时三年,率先在国际上找到了一种“秘密武器”:乙酰化修饰。
乙酰化是蛋白翻译后修饰中的一种,近年来备受瞩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雷群英介绍说,研究发现,乙酰化是从根本上调控乳酸脱氢酶A的重要开关。被乙酰化的乳酸脱氢酶A会失去大部分的催化活性,其破坏作用被大大抑制。此时,体内其他辅助蛋白还会把乙酰化的乳酸脱氢酶A拖到细胞溶酶体中降解清除。
研究人员还与临床专家合作,发现乳酸脱氢酶A的乙酰化水平在胰腺癌发生早期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这表明胰腺癌患者体内的乳酸脱氢酶A不仅拥有更强的催化活性,且因无法降解清除而在癌细胞中大量积累,帮助肿瘤细胞转移、浸润、侵袭和恶化。该研究提示,乳酸脱氢酶A的乙酰化有望在临床上辅助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中国科学报》 (2013-04-18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