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4-2 8:08:34
选择字号:
上海市科委上门颁发自然科学奖
“牡丹”送到实验室
 
本报讯(记者黄辛)3月29日,第九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公布,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李儒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俞飚、东华大学丁永生、华东理工大学李春忠和上海交大张大兵等5名中青年科学家获此殊荣。而且,今年的牡丹奖取消了颁奖仪式,而是上门把奖项送进获奖科学家的实验室。
 
当天下午1点,“送奖专车”抵达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陈杰、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成善栋、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中心主任尹邦奇一行走进实验15楼。这里是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杰与成善栋为李春忠颁发证书,他还将获得8万元奖金。
 
据介绍,李春忠率先将化学工程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纳米材料制备与组装过程,提出了基于温度和浓度场等环境条件控制材料结构的新思路,建立了反应与传质解耦并强化内传质制备主—客体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实现了多种纳米材料的工业化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多分钟后,送奖团队起身告别,又驱车赶往下一站——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为俞飚颁奖。俞飚长期对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寡糖和糖缀合物的全合成、合成方法学和化学生物学进行研究,他的成果在国际糖化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国际碳水化合物组织的首位中国代表。
 
据记者了解,另一位中科院系统的获奖者是李儒新,其近年来在飞秒拍瓦级超强超短激光研究中,解决了激光系统高增益放大等技术难题,2007年研制成功当时世界最高峰值功率的飞秒激光系统;利用该激光装置又在激光高能电子加速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被遴选为2011年中国科学家具有影响力的工作之一。
 
据介绍,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主要奖励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优秀成果的该市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设有数理、化学、信息、生物与农业、医学与药学、材料与工程6个学科组,每届评选获奖人不超过6名。
 
牡丹奖鼓励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攀登科学高峰,抢占科技制高点,为中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提供了舞台。在历届42名牡丹奖获奖者中,已有一批科学家因突出贡献当选为院士或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
 
《中国科学报》 (2013-04-0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