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彬
3月初,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一名学生在微博上贴出一张带有指纹打卡机的照片,称他们上下课都要按指纹签到,在网络上引起一片热议。
就在这条新闻出现不到一周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一位老师把每个学生的免冠高清照片用投影仪放出来,点名时学生只有长相、姓名、学号完全一致,才算到课。
类似的“奇葩”点名手段也出现在了四川。据媒体报道,一种新型的课堂投票表决器日前亮相四川大学。这种仪器既可以用于投票表决,又可以通过对每名学生设定编号,达到点名的功能。
……
近几年,关于各种课堂点名方式或仪器的报道时常会出现在媒体中,当人们频繁惊叹于教师在点名上的“想象力”之时,对于高校是不是应该通过点名限制学生的行为,也有着各种争论。当教师面对着一群已经成年、有自己独立意识的大学生,这个“名”是该点还是不该点呢?
点名,不点名?
去年10月,复旦大学某学生上传了一张该校政治课教师的上课课件。该课件写道:“复旦教师应有允许学生翘课之气量……肯花钱上新东方的学生,不肯上免费的必修课,教师应反省这是为什么。”随即,“某某大学教师应有允许学生翘课之气量”的帖子便出现在了大量高校贴吧中。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们对于课堂点名的“深恶痛绝”,然而对于点名这件事的态度,老师们就没有这么统一了。
程功臻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因为这学期主要为大一学生上课,而一年级的学生一般比较“听话”,所以程功臻并没有采取点名的方式。但在采访中他也坦言,如果自己所教的是高年级学生,也会点名。
“学生缺课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类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强,来听课属于耽误时间,这类学生不听课也可以。然而,大部分缺课的学生自觉性较差,点名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约束,如果不约束,他们可能更加散漫。”程功臻说。
应该说,程功臻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主张点名的教师意见。而与此同时,另一些教师的看法则有些不同。
早在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马知恩便获得了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如今他的身份是西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从教数十年来,马知恩并没有上课点名的习惯。
“应该说,针对当前不少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的状况,一些学校采取点名的方法加以约束和管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我认为这种强制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在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的信息化时代,这种方式并非长久之计。”马知恩说,“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要提高自身水平和教学能力,吸引学生,使学生心甘情愿地听你讲课,同时要对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加强教育。”
从表面上看,后者的观点与前者有着很大不同,但在不同的背后,是否还有某些一致性呢?
法治,人治?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主张点名的程功臻,也并没有要求每堂课都要“满员”。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点名并不等于不允许学生逃课。”程功臻说,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完全可以允许他们采取自学的方式。只要在课前给我一个充足的理由,这种“逃课”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对此,马知恩的态度要更加明确。
“在大众化教育时期,我们应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马知恩说,目前网络已经十分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汲取知识。“如果老师讲不好,学生通过观看网络精品示范课完全可以学到更好的知识,只要学生最终能够在测试中过关,为什么非要把学生禁锢在课堂呢?形式多样才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
然而,有意思的是,就在崇尚“人治”的马知恩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却有着这样一条严格的规定:学生旷课满3节者,将被取消该科目的考试资格。
“这就像一个上班的人,如果长期迟到,难道不该有些处罚措施吗?”在采访中,西安交大教务处副处长鲍崇高反问道。
鲍崇高平时也担任着一定的教学工作。平时他并不喜欢点名,而是采取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到课情况,一旦发现有学生旷课满3节,他就会通知学生,取消其考试资格。
“既然有规定,我们就该照章执行。如果学生觉得教师水平不足,完全可以到教务处反映。但上课是学生的天职,这是起码的规则。”鲍崇高说。
课内,课外?
当然,鲍崇高也承认,相对于制度规范,提高课堂吸引力才是解决到课率问题的主要途径,要完成这一目标,也需要教师提升自身水平。但他同时强调,把学生吸引回教室的任务并不应该仅仅由教师这一个群体来承担。
“目前我们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校内外的一些不良价值取向会影响学生,导致其不再以学习为主要目标。另外,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强制教育模式,也会导致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产生逆反心理。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全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的。”鲍崇高说。
在采访中,程功臻也表示,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元,而是与学校各个部门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将吸引学生的任务仅仅交给教师并不公平。“比如说,做旷课学生的思想工作,仅靠教师的开导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学校学工部门的大力配合,健全这样一个机制,要比上课点名重要得多。”
对于这样的观点,马知恩也表示了赞同。但他同时提醒,即便如此,教师也不应忽视自身的责任和作用。“无论是靠制度对学生的制约,还是校内外相关部门的配合,都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学生的旷课行为。因为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关键还在于教师,这也是教育发展的长久之道。”
《中国科学报》 (2013-03-21 第6版 动态)